亳州“最美母亲”许张氏离世一年多 瘫儿依旧有人疼
被誉为“最美母亲”的许张氏,因为悉心照顾瘫痪儿子40年,感动了国人。2013年12月23日,许张氏去世后,留下了瘫痪儿子许全意。如今,许张氏已去世一年半了,许全意的生活如何? 7 月12日,记者再度前往亳州,来到了许全意家。
妹夫帮他刮胡子又理发
许长荣今年59岁,是许张氏的小女儿,住在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仙源社区大有街柴家沟,这处房子是前年从亲戚手里买的二手房,母亲、哥哥住的房子拆迁后,他们就搬到了这儿一起住。
记者在屋内看到,堂屋的墙上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国道德模范合影,旁边挂的是一张许张氏的彩色照片。“这是2013年9月26日在北京拍的,当时是我代表俺妈去的。”许长荣说,母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这是她的最高荣誉,所以要把这张照片挂在最显眼的堂屋墙上。
许全意住在堂屋左边的房间,他的床边还有一张大床。“这张大床过去是俺妈睡的,我现在每天晚上睡在这儿,听到俺哥那边有点动静,方便过去看看。”许长荣说,最怕哥哥大小便弄到身上,发现了就要及时清洗,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干净,身上不会生疮。
记者注意到许全意的头发才理过不久,他床边桌子上还放着一把电推子。“这电推子是我前年买的,专门为俺哥理发用的。”许长荣的爱人张传民说,原先许全意的头发长了,母亲就用剪刀剪,结果剪得不平很难看,母亲去世后,他找理发师上门帮着剪,但即便多给钱人家也不愿上门来,他只好买了电推子学着给哥哥理发,许全意胡子长了也是他帮着刮。
姐妹像母亲一样照顾他
由于许全意住的房间窗户向北,家人隔几天就会把他背到外面晒阳光。夏天早晚凉快时间,家人会将他背出来,坐在阴凉处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7月12日早晨,许长荣给哥哥穿好衣服,在爱人帮助下,把哥哥背出屋,放在门口凌霄花下的一个躺椅上。凌霄长出的青藤沿着墙向上攀爬,橘红色的花映衬得格外鲜艳。
“前年刚搬来时种的这棵凌霄,今年花开得特别多。”许长荣把躺椅中的哥哥扶正身体说,在当地有不少人家门口种凌霄,因为花开得好看,她也就种了,母亲在世的时间,还经常给刚种的凌霄浇水。
许长荣并不知道凌霄花的花语是“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这或许就是巧合,让母亲的爱延续下来,至今仍在呵护着许全意。
坐下没多久,70岁的三姐许长芹从隔壁家里过来,两姐妹一左一右挨着许全意坐下,两人怕许全意热,分别拿着扇子扇风时,都有意往许全意身上斜过去。
许长荣告诉记者,自从母亲去世后,哥哥就由她和爱人还有三姐一起照顾。记者撩起许全意的衣服,看到他身上没有生疮,也没有长期卧床而产生的异味。
他们不忘对母亲的承诺
下午4点多,三姐许长芹用碗端着水过来,一口一口喂着弟弟。喂完之后,又掀开薄毯看看弟弟下身的尿片有没有湿。
屋里的电视放着电视剧,许全意躺在床上,歪头看着电视。“电视机天天给他开着,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懂,反正给他调好台,一放就是一整天。”许长芹说,她就住在隔壁,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许长芹告诉记者,母亲去世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弟弟今后的生活,他们答应过母亲,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因为她住得近,母亲去世后,照顾弟弟的生活就成了她和妹妹两家的事。
“政府现在每月给弟弟320元低保金和60元的残疾补助。”许长芹说,母亲去世后,社居委和办事处的人依然牵挂着弟弟生活,逢年过节都来慰问。
临出门时,许长芹看到妹夫张传民站在门口看南面的墙。“我准备在这儿打个门,将来让俺哥住南面这屋,门朝南开,今后可以用轮椅直接推出来晒太阳,省了来回背。”对于张传民的想法,许长芹表示赞同。
新闻回顾
2011年8月16日,本报率先报道亳州许张氏的感人故事。在亳州城乡结合部的低矮瓦房里,96岁的许张氏,照顾60岁的瘫痪儿子已经40年,老人已白发苍苍,背驼如山。
许张氏育有5女2子,小儿子许全意命运多舛,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患了精神分裂症,后下肢瘫痪,口不能言,此后吃喝拉撒,全由母亲拉扯。
记者造访时,许张氏还在给儿子缝尿布。记者在文中写道:“由于眼睛不好使,针头经常会戳到老人手指,这时老人会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吸一下,然后接着缝补,可手指还在出血,老人也顾不了这么多,原本白色的线很快染成了红色。”当日报道中,老人佝偻着背给儿子喂水的画面,催人泪下。
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此事予以报道,人民日报还专门刊发评论《母爱——一道不灭的春晖》,赞颂许张氏的无私母爱。大家称许张氏为“最坚强母亲”“最美母亲”,她喂儿子吃的粥也被称为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一碗粥”。老人先后被评为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
2013年8月,老人跌了一跤,此后常常身体酸疼。“我最不放心儿子,死了以后就没人疼他了……”“你就放心吧,只要我不死,我就会照顾好俺哥的。”2013年12月23日凌晨2点钟,这位“最美母亲”许张氏躺在床前,听到女儿许长荣和其他子女的回答后,安详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