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乡村旅游攻略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其行政区划分为: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等3个街道,和古井镇、芦庙镇、华佗镇、魏岗镇、牛集镇、颜集镇、五马镇、十八里镇、十九里镇、谯东镇、沙土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古城镇、龙扬镇、立德镇、张店乡、赵桥乡22个乡镇。乡镇特色明显,乡村旅游深受市民追捧。
古井镇:减酒产地,古井之乡
身为亳州人,应该无人不知古井贡酒。古井镇不仅以古井贡酒驰名内外,还是减酒的发源地。
来古井,不得不尝的就是古井贡酒,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如果想游玩的话,还可以在酒香中游览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芦庙镇:绿色经济,红色旅游
谯城区芦庙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西北部,因为北部与河南省睢阳区和虞城县接壤,素有“鸡鸣闻两省,犬吠惊三县”之说。
芦庙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之一,其中著名的芦家庙战斗就是在这进行的。芦庙镇建设了皖北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
华佗镇:神医诞生
华佗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三国时期,享誉世界历史的神医、医药家、外科鼻祖华佗诞生于该镇的小华庄,华佗镇也因此而得名。来到华佗镇,漫步在镇中心,可以慢慢感悟前人的才能与德行。
魏岗镇:贡菊冰茶
魏岗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工业产品主要有金刚石、农药、贡菊冰茶、桐木精板等。
牛集镇:孤堆遗址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西,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聚落遗址。堆上原建有李斯庙,故又名李斯孤堆。高土山丘,堆高约3米,面积1.4万平方米。现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孤堆下有数米厚的堆积层,1961年冬至1975年夏,省、县博物馆两次进行试掘。出土有骨器、石器、陶器、蚌器等文物。遗址上层为商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它是探索古代历史及人类发展的一处珍贵遗迹。
颜集镇:丁大楼粉皮
颜集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辣椒。乡镇企业有面粉厂、轮窑厂等。特产风味食品丁大楼粉皮。
五马镇:万亩桃花
五马镇坐落于五马沟,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逐鹿此地,刘秀人困马乏卧倒此沟,躲过了王莽兵马的追杀大难,后称帝建立东汉政权,随称此地为“卧马沟”。年长日久“卧”字讹传为“五”,才称五马沟。解放后,区乡政府均设于此,简称五马。
五马镇位于亳州市区东北方向,每年3月,五马桃花万亩桃花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今年是第四届五马桃花节,据预计,将有30万名游客前来游玩 。
十八里镇:皖北最大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
位于“311”国道两侧的工业园B区,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皖北最大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出口产品创汇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亳州工业园”。
十九里镇:酥肉
十九里镇是芍药之乡,每年4月,芍花开放,从远处看如烟如霞,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赏花;除了芍花外,十九里酥肉也久负盛名。
谯东镇:铜关粉皮
铜关绿豆粉皮产于亳州市谯东镇铜关村,是安徽亳州著名的汉族小吃,可凉拌,可热食,是作为拜亲访友、赠送来宾的最佳礼品。
铜关粉皮为优质绿豆加工传统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柔软如缎,薄如蝉翠,晶莹剔透,亦食亦菜。
沙土镇:东钓鱼台
沙土镇有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的遗址东钓鱼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亳州志·舆地》载:“东钓鱼台在州东四十里,西钓鱼台在州西四十三里,两墩巍然,皆靠涡河岸,事迹无考。”民间传云姜子牙曾在此垂钓,故名。东台位于涡河之阳,台址为灰黑色土丘状,紧靠河岸,高出平地两米。
观堂镇:大蒜之乡
早在1700多年前,观堂就有种大蒜的悠久历史,素有“大蒜之乡”的美称。观堂大蒜个大、皮薄、肉厚、汁浓、辣而不呛、香而不腻,出油率高,蒜苔以苔粗、苔长、色鲜、质嫩、无病害、耐贮存而闻名全国,畅销海内外。
1995年10月,观堂蒜苔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全国唯一的铜奖。
大杨镇:“呛口”小辣椒
谯城区大杨镇地处亳州市谯城区南部,是皖北地区的小辣椒集散地,每到秋冬收购旺季,当地客商云集,市场交易火爆。
城父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
城父镇古称"夷",系春秋时期楚王"陪都",春秋名将伍子胥,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均出于此,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
全镇现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神奇传说的四女孤堆、二女孤堆古墓群;春秋名将伍子胥的庄堌遗址伍员庄堌;春秋时期供楚国太子玩花赏景所在望花台;汉张良张门楼墓群遗址;汉代大型古墓葬庙台子遗址;城父古城址等一批重点文物。
十河镇:百年榆树
十河镇因宋汤河与赵王河"十"字交叉而得名。
十河镇集镇上有棵300多年的朴树(又称大榆树),该树高47米,树干直径3米多,多人方能合抱。该树以其“树上有井,井中有鱼”之景而闻名遐迩。现该树成为当地一著名景区,每天有游人驻足观赏。
双沟镇:三官核桃
三官核桃,产于亳州市谯城区三关镇(现为双沟镇)。三官镇由于地质条件好,1960年国家决定在此投资建设亚洲最大的核桃林场,被称为“核桃王国”。
亳州核桃个大肉厚壳薄,壳坚肉脆,味香浓,营养丰富,极具滋补作用。
淝河镇:长绒棉生产基地
淝河镇是国家黄淮海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安徽重点长绒棉生产基地,烟叶生产基地,蔬菜温室大棚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中草药、油菜、薄荷、辣椒等。
淝河镇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优势,根据省地质勘察队第二次勘探,在淝河镇、古城镇、太和县交叉处约有40亿吨的煤炭贮藏量,其中又以淝河镇面积最大,贮藏量最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古城镇:薄荷之乡
古城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药材、薄荷、瓜菜等。其中,种植薄荷1.2万亩以上,年产薄荷油150余吨,被称为“薄荷之乡”。如“家家种桑麻”。
龙扬镇:苏赵梨
龙扬镇最著名的特产莫过于苏赵梨,产于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
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一千多亩。4月初,梨花盛开,洁白似雪,正是赏花好时节。
立德镇:亳州粮仓
抗日战争时期,立德周边群众基础好,是新四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刘少奇、彭雪枫、张爱萍等新四军领导人都在这里指挥过战斗。1938年夏,立德寺战斗就发生在此。解放战争时期,立德儿女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为淮海战役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英勇的贡献。
立德镇是粮、棉、油生产大镇,畜牧养殖发展迅猛,无公害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畅销市场,素有“亳州粮仓”之美称。
赵桥乡:亳州池藕之乡
棉花、西瓜、池藕、小辣椒、药材、蔬菜是赵桥乡的六大特色产业,其中,赵桥池藕以鲜脆、无渣、微甜盛名亳州,赵桥被誉为亳州“池藕之乡”,池藕既是经济特产,也是生态观光旅游地,是赵桥乡特色生态的一大亮点。
张店乡
张店乡罗楼有一麻糖加工厂。麻糖以精选糯米、芝麻、白糖为主要原料,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其行政区划分为: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等3个街道,和古井镇、芦庙镇、华佗镇、魏岗镇、牛集镇、颜集镇、五马镇、十八里镇、十九里镇、谯东镇、沙土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古城镇、龙扬镇、立德镇、张店乡、赵桥乡22个乡镇。乡镇特色明显,乡村旅游深受市民追捧。
古井镇:减酒产地,古井之乡
身为亳州人,应该无人不知古井贡酒。古井镇不仅以古井贡酒驰名内外,还是减酒的发源地。
来古井,不得不尝的就是古井贡酒,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如果想游玩的话,还可以在酒香中游览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芦庙镇:绿色经济,红色旅游
谯城区芦庙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西北部,因为北部与河南省睢阳区和虞城县接壤,素有“鸡鸣闻两省,犬吠惊三县”之说。
芦庙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之一,其中著名的芦家庙战斗就是在这进行的。芦庙镇建设了皖北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
华佗镇:神医诞生
华佗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三国时期,享誉世界历史的神医、医药家、外科鼻祖华佗诞生于该镇的小华庄,华佗镇也因此而得名。来到华佗镇,漫步在镇中心,可以慢慢感悟前人的才能与德行。
魏岗镇:贡菊冰茶
魏岗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工业产品主要有金刚石、农药、贡菊冰茶、桐木精板等。
牛集镇:孤堆遗址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西,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聚落遗址。堆上原建有李斯庙,故又名李斯孤堆。高土山丘,堆高约3米,面积1.4万平方米。现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孤堆下有数米厚的堆积层,1961年冬至1975年夏,省、县博物馆两次进行试掘。出土有骨器、石器、陶器、蚌器等文物。遗址上层为商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它是探索古代历史及人类发展的一处珍贵遗迹。
颜集镇:丁大楼粉皮
颜集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辣椒。乡镇企业有面粉厂、轮窑厂等。特产风味食品丁大楼粉皮。
五马镇:万亩桃花
五马镇坐落于五马沟,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逐鹿此地,刘秀人困马乏卧倒此沟,躲过了王莽兵马的追杀大难,后称帝建立东汉政权,随称此地为“卧马沟”。年长日久“卧”字讹传为“五”,才称五马沟。解放后,区乡政府均设于此,简称五马。
五马镇位于亳州市区东北方向,每年3月,五马桃花万亩桃花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今年是第四届五马桃花节,据预计,将有30万名游客前来游玩 。
十八里镇:皖北最大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
位于“311”国道两侧的工业园B区,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皖北最大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出口产品创汇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亳州工业园”。
十九里镇:酥肉
十九里镇是芍药之乡,每年4月,芍花开放,从远处看如烟如霞,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赏花;除了芍花外,十九里酥肉也久负盛名。
谯东镇:铜关粉皮
铜关绿豆粉皮产于亳州市谯东镇铜关村,是安徽亳州著名的汉族小吃,可凉拌,可热食,是作为拜亲访友、赠送来宾的最佳礼品。
铜关粉皮为优质绿豆加工传统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柔软如缎,薄如蝉翠,晶莹剔透,亦食亦菜。
沙土镇:东钓鱼台
沙土镇有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的遗址东钓鱼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亳州志·舆地》载:“东钓鱼台在州东四十里,西钓鱼台在州西四十三里,两墩巍然,皆靠涡河岸,事迹无考。”民间传云姜子牙曾在此垂钓,故名。东台位于涡河之阳,台址为灰黑色土丘状,紧靠河岸,高出平地两米。
观堂镇:大蒜之乡
早在1700多年前,观堂就有种大蒜的悠久历史,素有“大蒜之乡”的美称。观堂大蒜个大、皮薄、肉厚、汁浓、辣而不呛、香而不腻,出油率高,蒜苔以苔粗、苔长、色鲜、质嫩、无病害、耐贮存而闻名全国,畅销海内外。
1995年10月,观堂蒜苔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全国唯一的铜奖。
大杨镇:“呛口”小辣椒
谯城区大杨镇地处亳州市谯城区南部,是皖北地区的小辣椒集散地,每到秋冬收购旺季,当地客商云集,市场交易火爆。
城父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
城父镇古称"夷",系春秋时期楚王"陪都",春秋名将伍子胥,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均出于此,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
全镇现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神奇传说的四女孤堆、二女孤堆古墓群;春秋名将伍子胥的庄堌遗址伍员庄堌;春秋时期供楚国太子玩花赏景所在望花台;汉张良张门楼墓群遗址;汉代大型古墓葬庙台子遗址;城父古城址等一批重点文物。
十河镇:百年榆树
十河镇因宋汤河与赵王河"十"字交叉而得名。
十河镇集镇上有棵300多年的朴树(又称大榆树),该树高47米,树干直径3米多,多人方能合抱。该树以其“树上有井,井中有鱼”之景而闻名遐迩。现该树成为当地一著名景区,每天有游人驻足观赏。
双沟镇:三官核桃
三官核桃,产于亳州市谯城区三关镇(现为双沟镇)。三官镇由于地质条件好,1960年国家决定在此投资建设亚洲最大的核桃林场,被称为“核桃王国”。
亳州核桃个大肉厚壳薄,壳坚肉脆,味香浓,营养丰富,极具滋补作用。
淝河镇:长绒棉生产基地
淝河镇是国家黄淮海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安徽重点长绒棉生产基地,烟叶生产基地,蔬菜温室大棚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中草药、油菜、薄荷、辣椒等。
淝河镇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优势,根据省地质勘察队第二次勘探,在淝河镇、古城镇、太和县交叉处约有40亿吨的煤炭贮藏量,其中又以淝河镇面积最大,贮藏量最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古城镇:薄荷之乡
古城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药材、薄荷、瓜菜等。其中,种植薄荷1.2万亩以上,年产薄荷油150余吨,被称为“薄荷之乡”。如“家家种桑麻”。
龙扬镇:苏赵梨
龙扬镇最著名的特产莫过于苏赵梨,产于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
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一千多亩。4月初,梨花盛开,洁白似雪,正是赏花好时节。
立德镇:亳州粮仓
抗日战争时期,立德周边群众基础好,是新四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刘少奇、彭雪枫、张爱萍等新四军领导人都在这里指挥过战斗。1938年夏,立德寺战斗就发生在此。解放战争时期,立德儿女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为淮海战役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英勇的贡献。
立德镇是粮、棉、油生产大镇,畜牧养殖发展迅猛,无公害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畅销市场,素有“亳州粮仓”之美称。
赵桥乡:亳州池藕之乡
棉花、西瓜、池藕、小辣椒、药材、蔬菜是赵桥乡的六大特色产业,其中,赵桥池藕以鲜脆、无渣、微甜盛名亳州,赵桥被誉为亳州“池藕之乡”,池藕既是经济特产,也是生态观光旅游地,是赵桥乡特色生态的一大亮点。
张店乡
张店乡罗楼有一麻糖加工厂。麻糖以精选糯米、芝麻、白糖为主要原料,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责编:徐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