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霾还需加把劲

09.02.2015  10:22
      “各地两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表明了地方政府对治污的高度共识。有共识,更要真落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在治理过程中真抓实干,不断调整措施。
  柴发合对去年各地的减排成绩单给予高度评价,“2014年,很多城市的PM10有较大幅度下降, PM2.5减排的幅度也让人出乎意料,说明‘大气十条’对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初显”。
  天津PM2.5降13%、河北降12%、北京降4%,虽然成绩不错,但在全国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京津冀仍然位居黑榜。对此,柴发合表示,落实 “大气十条”,京津冀三地态度十分坚决,但群众对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要求十分迫切,污染控制前期虽有成效,但今后治理难度会进一步加大,要想实现2017年的减排目标,区域治霾还需再加把劲。
  他表示,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偏重的产业结构,导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排放居高不下。同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过快,也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另一方面, PM2.5与烟尘、扬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污染物都有关系,必须顾及所有污染物,做好协同减排。
  “北京APEC期间的减排效果充分说明区域联防联控的重要性,但做好自己的事才是前提。京津冀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大气十条’中涉及的所有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制。”柴发合表示,联防联控不应只是一种协调机制,更该成为区域层面大气污染治理的优化体系。他呼吁,要在《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框架下,形成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治理条例,区域统一标准、统一执法,在一些关键的高污染行业的布局上,纳入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