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亩黄花梨,两三百年的守望

08.01.2015  19:14
   中国绿色时报1月8日报道(记者  陈永生)  红木市场火爆,海黄独领风骚。
  把玩、品鉴、收藏,白皮、老料、鬼脸,围绕着海南黄花梨,总是话题不断。小到一片书签、一条手串,大到一扇屏风、一套家具,拥有海黄物件,着实令人羡慕。在市场上,海黄木料论克卖,每500克能卖到3000-3500元,人称“木黄金”。
  现实的情况却是,海南已没有黄花梨大树。众人临川羡鱼,少有退而结网。
  一个消息令人振奋。民营企业海南新科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海南省东方市俄贤岭投资建设全国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栽培示范基地。基地3982.38亩,2015年栽完,2016年郁闭,除了黄花梨还间种沉香。近4000亩的基地,光黄花梨就要栽下24万株。
  冬至,《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走进基地。
   全球花梨,海黄最优
  黄花梨并非海南所独有,越南、缅甸以及非洲同纬度地区都有黄花梨,但最被追捧的,只有海南黄花梨。海黄之名贵稀缺,缘于天然和人文的共同塑造。
  海黄为海南独有树种。据《中国树木志》记载,野生的海黄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100米左右,且阳光充足,少量分布在海南昌化江、南渡江一带。这是地域局限。
  海黄是阔叶树种,自然生长周期长达300-500年,人工培育也要200-300年。这是生长缓慢。
  生长17年左右,海黄开始长油芯。据行业专家研究,海黄芯材只有经过200-300年吸收土壤矿物质之后,才能表现出与其他地区花梨不同的特性。树芯外面的边材质软、淡黄、无气味,最受白蚁的欢迎。白蚁会将边材咬蚀一空,直至遇到辛辣、芳香而坚硬的芯材时才停下。即便是成年大树,整棵海黄,也只有1/3的部分可用作原材料。这是出材有限。
  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树木自重挤压,加上常年台风摇摆树体,成就了海黄独特的纹理。海黄纹理炫美瑰丽、材质油韧细密、触摸温润如玉,独特的香气还具有降血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这是自然属性。
  海黄家具不用上漆,只需稍稍打蜡就足以亮丽夺目,经久不衰;尤其是明清古典家具,样式简洁、线条明快、返璞归真,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的美含蓄而不张扬,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取向,而且被世界公认为是投资保值收藏珍品。在南京正大拍卖有限公司2010秋季拍卖明清家具专场中,一把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以近7000万人民币成交。这是人文塑造。
  万千宠爱汇集,海黄日渐稀少。
   花梨之乡,不见大树
  海黄在全省都有分布,但综合评估,以海南西部地区俄贤岭山系为中心所产出的花梨木材质最好,香味最浓,名气最大。
  俄贤岭位于东方市,历史上是海黄的原产地、主产区。在海南黄花梨的众多特征中,东方俄贤岭黄花梨品质最具色泽亮丽、纹路鬼魅、香味纯正、油润亲肤等特性,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誉。
  2011年,国家林业局复函海南省林业厅,授予东方市“花梨之乡”称号。随后,东方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东方黄花梨文化节”,隆重之余留下尴尬。虽然“花梨之乡”名扬天下,但是花梨木材难觅踪影。
  “花梨之乡”无材可取,全市187.7万亩有林地,甚至连绵秀丽的俄贤岭山系,都很难寻找到野生黄花梨的影子。人工培育的幼林,成片的规模十分罕见。
  海黄是大自然和祖辈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既然消耗了,就有责任恢复和重建。东方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都在谋求破题——能不能重现海南黄花梨森林昔日辉煌?
   民企转向,一朝定盘
  陈康平,海南新科汇药械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药品、药材、药械销售,积累下了自己的财富。
  2006年,他成立了海南新科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转租下一块近4000亩因水库淹没出现的村庄遗址。遗址上约有200亩桉树、一些灌木和四旁杂树,剩下的是水库移民后的村庄宅地,已经荒了近20年。
  陈康平转租下几年,都不知该干什么。爱人骂“嫁了个疯子”。
  从东方市城区到租地所在的东河镇大广坝水库有60多公里,开车要一个小时,弃车登船,水路还要走35分钟。一路上,山林叠翠,湖水碧透,奇峰倒映,鸟唱鱼跃。租地所在“与世隔绝”,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且山是绝壁,纵深是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地方,搞规模种养,交通和人力成本太高,划不来;搞景观旅游,看点在哪里?搞休闲度假,东方为省定贫困市,客源在哪里?
  困局持续到2012年。
  经人介绍,陈康平在北京拜见了国家级的专家。专家经过多次考察,找出了前任承包者放弃承包的根本原因:在这里从事一般种植业和养殖业,会持续亏损而无增值。只有因地制宜从长远着想选择项目,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敲定建设海南黄花梨培育示范基地。连片近4000亩,全国最大;间种沉香,世界经典。成林后,基地可打造海南森林旅游名片。
  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打造国际旅游岛。基地建设与省里的定位契合。东方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基地当年完成可研报告、规划、审批、立项、备案等各项工作。2013年,基地开始大规模整地、造林。3年,树木栽植将全部完成。
   精品林业,民企布局
  眼下,基地的工人正在砍伐香蕉树,并用喷滴灌设施给树木浇水,水里融有专用复合肥。香蕉树倒下,露出了海黄和沉香幼树。两年时间,海黄已长到近3米高。
  栽植早期种香蕉树,这是海南的创造。香蕉树遮阴,能抑制杂草的生长,节省了大量人工。香蕉树砍下,堆在林地里,继续抑制杂草,腐烂了就是现成的肥料。
  建施工房、架高压电、通水、通电、筑路、建炼苗床,基地已有模有样。很快,基地将配套特色护林房,除了人工巡护,还将加装护栏,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防火、防虫、防盗一并考虑。
  一家民营企业,已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基地有了自己的专家团队。有他们做后盾,基地建设有人指导,还协作科技攻关、培训、试验、示范、推广。
  海黄稀缺。实际上,海南的地域、气候、土地同样稀缺。陈康平说,只有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利用特定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别处无法复制的珍稀森林,才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效益。树种需要换代,林业需要升级。他把自己的模式称作“精品林业”。
  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未来海南林业的发展方向。
   以工哺林,不为所困
  掘宅地、挖树兜、填壕沟,基地建设主要采用机械化作业,但工人也不少用。整地栽植期间,基地每天用工100人以上。在当地,工人每天的工资是220元。基地建设已经投入近5000万元,全部建成需要再投入5000万元。这只是建设期投入。
  建成后,基地日常管护需要20人。在未来两三百年的管护期中,平均每年的投入不少于200万元。遥遥无期的收益,加上长期持续的投入,难题不容回避。
  陈康平如何破解?
  基地规划了45亩黄花梨苗圃,除了供应自身,苗木销售每年可以带来一些收入。未来,公司瞄准非林产业,到基地外开发,实施项目反哺。
  陈康平解释说,非林产业不是林下经济。出于保护的目的,加上交通不便,基地不能大规模发展林下经济。反哺需要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新科汇公司与一家日本公司谈判达成协议,计划在北京中关村密云工业园合作生产防雾霾系列产品,包括纸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双方近日将合资注册,合资公司的部分收益,将用于支撑基地建设。
  工业反哺林业,一个不错的选择。
  4000亩海黄成材后,价值连城,但需要两三百年守望。处在愿景和现实之间,陈康平反而平静。生态的、经济的、长远的、现实的利益,需要合理配置;一系列难题等待去一一破解,不容得他急躁和怠慢。
  发展精品林业需要路径指引。高价值的海黄,种植难,守护更难,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的长期扶持必不可少。东方市政府和新科汇公司,会擦出怎样的合作火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