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一体,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合肥
“家门口的变化太大了!”家住梦园小区的徐洋感慨地说,2005年搬进小区时,这里比较偏僻,楼少、人少,车也少,而现在,购物中心、大型卖场就在自家附近,出小区门就是美食街,人流、车流不息,到处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昔日“工业孤岛”,正从单一“宜业”向“宜居”、“宜业”甚至“宜游”转变,进入产业、城市和人居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高新区,是合肥近年来不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现代产业强力构建
以创新转型升级为导向,合肥大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2014年,合肥规上工业完成产值8447.8亿元,工业产销率达到96.7%。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553.9亿元、占全市工业30.2%,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增长29.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6.3%。
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一期、高档数控装备研发基地、南车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鑫晟8.5代线、欣奕华智能机器人、巨一自动化等建成投产……“成绩单”背后,是一大批大项目的带动。据统计,去年,合肥的新型平板显示等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49.7%、69.2%,新兴产业军团正成为推动合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型综合体遍布城区
万达广场、银泰中心、新地中心……在政务区,各类商业综合体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方便了市民购物、休闲和娱乐生活。与此同时,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也在城区各类园区迅速建设。
“去年,合肥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1448.2亿元、增长20.4%。”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的合肥,不仅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同时,还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将产业发展与未来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
稳步提升城市功能
根据近日召开的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合肥将继续坚持产城一体,把主导产业培育与城市空间拓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混合功能,完善服务配套,在提升园区功能品质上取得更大进展。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市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正通过综合举措,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让生活在合肥的百姓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