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法院 多措并举化解执行难题
安徽法院网讯 中秋节前后,五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多次组织“秋风”行动,利用早、中、晚时间,对回家过节的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果断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全力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日前已司法拘留1人,查封车辆1辆,促成当自动履行5件,强制执行完毕1件,受到多方好评。
这是五河县人民法院多年来多措并举化解执行难题,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积极开展专项执行清理活动
近年来,五河县人民法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创新运用各种执行措施,确保案件依法及时得到执行。开展专项执行活动,对某一类型执行积案集中力量进行拉网清理,扩大影响形成震慑,就是方法之一。3年里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涉金融执行积案专项行动”、“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行动”等多个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涉金融机构执行积案213件,执结标的额717.8万元;执结涉民生案件509件,执行标的额897.76万元。2016年春节前后,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的契机,重点执行涉及拖欠劳动报酬、赡养、抚养、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并在五河电视台配合下举行涉民生案件执行款集中发放活动,向数十位案件申请人发放100余万元执行款,社会反映良好。
灵活运用保全调解促进执行
依法办理诉前、诉讼保全,确保案件顺利执行到位。3年来,县法院共办理保全案件579件,保全金额17892万元,其中176件案件在保全过程中达成和解。一服装加工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企业主在拖延的同时,准备偷偷变卖服装加工机械,执行法官接到申请人的保全申请后,放弃周日休息,立即赶到厂里对服装加工设备进行保全,涉及金额近百万元,最终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法院内部执行调解联动机制,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执行案件的立案、接待、调查、查封等各个环节;建立外部执行调解联动机制,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政法资源,及时高效地化解执行矛盾。2014年以来全县法院执行和解案件1292件,占执结案件的50.73%。
整合资源构建执行联动机制
以解决执行难为目标,与检察机关、公安、国土、工商、银行等部门初步建立了互相联动的信用评价和威慑体系,在企业注册、企业注销、协助查扣被执行车辆、置房购地、融资等方面,共同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予以严格限制,以促其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共同打造违法失信者处处受制的社会信用体系。最受申请人称道的是实现了与20多家全国性银行金融机构的专线连接,建立了银行帐户网络执行“总对总”和“点对点”查控系统。3年里共向20多家金融机构发送查询申请3897条,根据查询线索执行到位8927万元。还向公安效能平台查询车辆200多台次,实际控制79台次,执行到位300多万元。通过蚌埠中院查控系统查询房地产1256件,控制房产价值1000余万元。执行联动机制的构建,有效提升了法院执行效能。
用足用够失信惩戒措施
制定了《五河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惩戒失信专项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形象曝光、限制高消费等方式,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在最高法院执行信息网公布失信名单3000多人次,在当地文化广场、流动广告车及村镇的公开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38人次,在五河电视台、县政务中心大厅曝光被执行人56人次,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精神压力。据统计,有9%左右被曝光者慑于信用惩戒的威力,自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截止目前,法院利用信用惩戒执结的案件有3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600多万元。2014年以来,法院还司法拘留被执行人139人,移送公安机关犯罪线索12件,有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坚强的领导,精干的队伍,有效的措施,加上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和后勤保障的大力支持,五河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152件,标的额40372万元,结案标的额30279万元,标的到位率75.1%。五河法院连续两年被省高院授予“执行工作先进法院”光荣称号,执行局连续四年被市中院评为“优秀庭室”,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多名执行人员受到省高院和市中院表彰,成为五河县人民法院的“明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