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滁州篇】创新为魂 聚力未来

14.09.2017  05:41

  五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滁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均居全省第3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数量居全省第4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创新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撬动滁州发展一路向前。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李晓村摄

   政策开路将创新进行到底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滁州推出“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即制定一个总揽全局的指导意见,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工程、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工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今年,滁州拿出1亿元用于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比去年翻两番。各县(市、区)也将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和相关投资基金,形成市县两级政府引导资金的合力。同时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发行滁州市科技创新券,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完善天使投资机制,重点扶持高层次团队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滁州市大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出台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办法,在争取项目、搭建合作平台、融资、奖励扶持、土地保障、公用型保税仓库、人才引进、招工等方面开展保姆式帮扶,持续实施“三百工程”“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鼓励支持规上企业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切实把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结合起来,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实施“引博行动”“院士助滁行动”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行动”,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截至目前,滁州市累计引进国内外创新团队13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670名,组建13家博士后工作站和10家院士工作站。

   智能升级家电产业开辟新空间

  “众家云是安徽中家智锐去年底成立的子公司,主要研发智能家电公共云服务平台项目,通过物联网+数据运用,实现不同企业、不同品牌、不同类型家电间的互联互通、联动工作,从而实现家电企业产品智能升级、推动行业发展。”安徽众家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迅凯告诉记者,近日,公司通过“物联网+数据运用”,实现了不同品牌家电产品和企业自有云平台的互联互通。用户只需要一个手机App,就可以实现对家中智能家电的远程控制。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企业长电科技

  作为我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近年来,滁州市智能家电产业通过政策激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能力提升等措施,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效益和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该市智能家电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74.9亿元,同比增长11.3%,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开工建设或实现达产。

  创新托起“千亿基地”奋斗愿景。滁州市突出创新驱动提升,原创科技城、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和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等平台加速建设,目前家电产业已拥有2家国家级、1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仅市级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拥有企业研发平台6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每年设立8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去年引进4个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团队、1名国家杰出青年和4名“省特支计划”创新创业人才。

   培育新引擎汽车城是这样崛起的

  汽车城工程是滁州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工程之一。 《滁州汽车城发展布局规划》,以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为主攻方向,推动汽车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先后引进安徽猎豹、永强汽车、达世汽配、胜华波、康达叉车、嘉远电动汽车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全市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及汽车发动机、动力锂电池为重点的汽车产业支撑体系,力争“十三五”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培育新引擎,增添新动能。滁州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清华大学、东风设计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装备研究院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今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30.9%,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6.7个百分点。

安徽猎豹汽车公司

  几年来,滁州汽车城规模渐大。安徽猎豹新能源乘用车、天达汽车轻量化罐式运输车、兴扬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扬子客车新能源客车等一批项目建设投产。近海汽车、长久轿运车、鸿利光电新能源汽车三电、沃特玛动力锂电池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柴集团“大中型农业装备用柴油机智能化工厂”项目建设投产,成为我省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智能制造专项。(罗宝 王晗笑 李晓村)

原标题:创新为魂 聚力未来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罗宝 王晗笑 李晓村    编辑: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