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 滁州发展加速度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我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又是长三角企业进军中西部的前沿阵地,滁州市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
9月5日—6日,“网聚美好安徽见证五大发展”北线采访团记者走进滁州,关注全国第一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的建设进程,惊叹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发展速度,见证“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滁州市抢抓长江经济带、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坚持错位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速度势不可挡。
推进路网建设:滁宁城际铁路缩短与南京之间距离
采访团一行来到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一期工程施工现场,见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备受滁州、南京两城人民期待的滁宁城际铁路最快将于2022年亮相,滁州段有望今年底全面开工建设,这也是全国第一条跨省城际铁路,
据悉,滁宁城铁线路西起京沪高铁滁州站,沿洪武路、丰乐大道、西涧路、龙蟠大道、徽州路、扬子路、G104国道走行,止于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新南京北站。全长约54.4公里,设站16座(含预留5座)。在滁境内全长约46.25公里,分一、二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全长33.18公里,全线设站8座(含预留2座),均为高架站,建设工期3.5年。
“滁州风景秀美、美食众多。”中国江苏网记者芦艳采访了解到,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工程全线建成后,从滁州高铁站出发,前往南京北站仅需35分钟,前往南京主城区仅需一小时。“这样我们南京人民来滁州游玩更加便捷快速了!”
近年来,滁州市加大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规划对接,优先推进通往长三角地区重点路网建设,努力形成水陆空立体化融入苏浙沪交通体系。
目前滁州市通往长三角苏浙沪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有8条、铁路3条、国省道11条,其中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前列。
搭建融入载体:中新苏滁高新区推动产业深度对接
推进长三角合作一体化,除了要主动走出融入,对接交通,还要搭建好合作载体平台。
中新苏滁高新区是滁州市深化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的一个重大成果和重要载体,也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已成为皖苏两省跨区域合作的典范,亦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集聚地。
围绕“高端、外资、品牌”定位,目前,中新苏滁高新区累计引进项目250多个,其中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2个,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个。苏浙沪等长三角区域成为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项目119个,总投资额310亿元。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汲取着来自长三角的发展动能,搭上一体化发展的‘顺风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能。”东方网记者王佳燕表示,不仅是滁州,安徽各地都正在积极结合产业和资源优势,在与沪苏浙合作联动、协同发展上,跨出坚实的步伐,稳步向前。
改革促振兴:感受小岗人民的幸福生活
采访团一行走进初秋的小岗,看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殊不知在四十年前,这里曾是“十年九荒”的景象,在历经18人“托孤”签下“生死状”后,现在,小岗村以土地流转为核心,将承包的土地以集体名义入股,走上新的改革发展之路。
开沟、引水、整地、施肥,历时四月,北大荒人在小岗村的一片土地上开辟出515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曾经这里是一片荒地,遍地都是黄棕土和沙壤土,庄稼都种不了。
而今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原来北大荒集团特派小岗村的七星农场科技人员“对症下药”,将钵体毯状秧盘育秧、暗化叠盘育秧、宽窄行插秧、基蘖同施侧深施肥等十多项北大荒生产技术被运用在了这片示范地。
“我的感觉是很震撼,超出我的想象!”浙江发布编辑杨彧嘉第一次来小岗村,在参观了稻田、村貌和大包干纪念馆后,她对这里的农村改革成效赞不绝口。她说,“现在的小岗村可以用巨变来形容了,特别是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不少老照片,当年的小岗村人为了解决温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动了我,现在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
近年来,小岗村聚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率先完成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同时聚焦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红色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涌现出一批批互联网+大包干的科技公司,打造出小岗村三产融合新样板。(记者 汪乔 史睿雯 陈群 袁江凯)
原标题:【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 滁州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