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在皖科学家新晋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仙辉
年龄:52岁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
最擅长:高温超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杜江峰
年龄:46岁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方向:量子物理及其应用
最擅长:量子计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晓非
年龄:57岁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方向:固体地球物理学
最擅长:地震波传播研究、地震震源物理及动力学理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刚
年龄:53岁
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聚变研究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先后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新当选的院士中包括了5名在皖科学家。其中,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仙辉、杜江峰、陈晓非3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李建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陈学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多位科大毕业的校友也位列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名单,在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中,谢心澄曾于1982年毕业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景益鹏1986年进入中科大天体物理中心攻读硕士学位。此外,现年43岁,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出现在了12名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名单中。而在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吴伟仁曾于1975年进入中科大无线电系;任辉启是中科大88级近代力学系硕士。
超导材料未来前景很诱人
2015年,有两件事让人们关注到陈仙辉这个名字。年初,“2015年马蒂亚斯奖”揭晓,陈仙辉是三位获奖者之一,这是中国内地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大奖;年底,2015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陈仙辉当选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而在此前的2013年,已经连续空缺3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终于名花有主,由赵忠贤、陈仙辉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最终获得这一殊荣。
这不得不让人关注到陈仙辉和中国超导研究的力量。
在陈仙辉眼里,超导充满魅力。“有人说,人类文明史可以用材料来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下一个可以用来划分时代的材料,可能就是室温超导体。”陈仙辉用坚定的语调描述他的超导世界,“如果发现室温超导,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将是天翻地覆的。到那个时候,我们出门可以坐上悬浮的超导车,甚至手机、手提电脑充一次电就能用上好几个月。”
16岁时进入科大少年班
从16岁进科大少年班,杜江峰已经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30年。28岁时,杜江峰开始进军当时最新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领域,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接下来的近20年里,杜江峰一头扎进量子计算领域。
在自己众多的科研成果中“盘点”最具亮点的工作,杜江峰首先提到的就是2002年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一项研究,这是国内量子计算实验研究工作首次在该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
杜江峰的实验室人数规模不算大,加上他自己,大约10人,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30多岁。“我们的实验室全年没有休假日,几乎每天在凌晨以后,还有人在工作。”杜江峰说起这点,颇感自豪,“但事实上,我的实验室从来没有打卡制度,科研人员和学生们都是自愿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在实验室里,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科研的快乐吧。”
对科研的“享受”过程,还在于不束缚大家的思维,给人“天马行空”的空间。杜江峰说,在他的实验室里,有80%的研究内容是课题组确定好的选题,还有20%的空间留给个人去“天马行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课题组会进行讨论,如果选题有合理性,就会支持个人去开展研究。
“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成像”
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陈晓非以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从此与地球物理学结缘。“在科大朴实浓厚的学风中,大家都勤奋学习,有时明知一些知识点不会考,也依然会努力钻研,有着一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望。”陈晓非说。
在拿到硕士学位后,陈晓非曾赴美学习工作十年,1996年,他说服了当时正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妻子,独自踏上了归国的旅途,到北京大学任教。2006年,陈晓非离开北大,回到母校中国科大任教。很多人不解他的选择,他却认为,身处合肥的中国科大,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排除纷扰,“安静做科研”。此外,中国科大的地球物理专业当年急缺人才,母校的求贤若渴也坚定了他的决心。
陈晓非的研究领域是偏理论性的地震波传播研究、地震震源物理及动力学理论等。近年来,他也一直努力将理论应用于防震减灾、石油勘探等领域。“尽管短期内还无法做到准确地预报地震,但通过研究地震的本质,就有可能为未来的突破奠定基础,所获的成果也可用于指导防震减灾工作。”他说,用来研究地震学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就像是用地震波给地球做CT成像”,可以在石油勘探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天天与“人造小太阳”打交道
诞生于合肥“科学岛”的“人造小太阳”已经是合肥的“大明星”,很多人已经对它耳熟能详,但是,您或许并不认识天天跟它打交道,对它的诞生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科研人员。这一次,“人造小太阳”背后的“英雄”从幕后走向前台,走进公众视野。
李建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专家委员会召集人,ITER理事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李建刚长期从事聚变研究,主持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国际先进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了等离子体所聚变实验装置的工程技术发展和科学实验,在超导托卡马克工程系统的设计、关键技术发展、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科学研究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这一次,李建刚的名字跟“院士”连在了一起。现年53岁的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