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6市市长谈“互联网+”综述
安徽十六市市长眼中的“互联网+”
这是一个联想不断的时代,这是一个浪潮迭起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正在不断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人的思维模式。一个看似简单的“+”号,有力地加强了人际交流、加速了行业融合、加密了区域协作、加深了生活感受、加快了发展步伐……
“互联网+”在安徽,也正呈现滚滚浪潮来袭之势。作为政府部门首长,如何积极引导全社会踩准“互联网+”的时代节拍,推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最终踏上互联互通的浪潮之巅,安徽16个市的市长分别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互联网+”,听听市长们怎么“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兴起意味着什么?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认为,“互联网+”是大势,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互联网+”是方法,开启了全民创业创新的新模式,催生了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互联网+”更是思维转变、迅速行动和执行力的体现。
宿州市市长史翔这样解读:“互联网+”,其实就是把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谁抓住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具体到现有经济和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又有怎样的意义?安庆市市长魏晓明认为,“互联网+”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意义重大,利用“互联网+”,可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思维、手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金融、商贸、物流、文教、医疗等融合创新,将大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为产业升级换代注入“推进剂。
而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看来,在现代城市管理和政务服务上,“互联网+”可创新公共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推行网上办公,推动信息公开,为城镇建设管理提供了“指挥棒”,也为政府为民办事构建了“服务器”。从而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提高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当我们了解了“互联网+”,认识到它对于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重要的意义后,“作为政府部门,需要做的就是给集聚网络能量、借力网络创新,占先机、赢主动,否则可能会掉线、沉底、out。”蚌埠市市长白金明这样说。
“互联网+”,创新实践处处“开花”
宣城绩溪县与淘宝网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聚土地”活动,把电子商务和市场配置耕地资源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新的土地流转之路,并在全国掀起了讨论和报道“绩溪模式”的热潮。宣城市市长韩军表示,站在“互联网+”的前沿,宣城正在努力以思考引领方向,以积极行动抢抓机遇,打造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开始根本上的改变,不变的是,创新仍然是社会前进的“驱动器”。在安徽,各地政府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创新实践正处处“开花”。
在政策上,合肥市围绕“互联网+”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包括创高服务平台,创新扶持政策,创活工作机制。淮南出台文件,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五大高成长性产业,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首期到位资金12.5亿元,助推“互联网+”落地生根。淮南市市长王宏说,淮南正在打造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创业新格局。
在城市建设方面,淮北开始推进“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2013年,淮北市被住建部列入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市长黄晓武表示,淮北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把“互联网+”作为建设精致淮北的重要支撑和服务手段,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文化、旅游、消费方面,安庆对无线网络推广、智慧旅游、在线教育等项目重金扶持;黄山积极探索电商云服务,打造“指尖上的黄山”。芜湖助力农业品牌化,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食品品牌“三只松鼠”,销售额从2012年3000万元跃升到2014年超10亿元,增长1.7倍。芜湖市市长潘朝晖坚信,随着互联网向物联网、云计算的跨越,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会发生更大的变革,我们必将迎来一个高度智慧的新时代,“唯有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这个时代,才能赢得未来。”
由此带来的成果也是惊人的。以合肥为例,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2014年末,全市网络经营主体达4.9万户,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的线上批零企业有20家,实现网上销售额39.2亿元、增长44.2%;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8。
“互联网+”,群众点赞说了算
“互联网+”在各地发展如火如荼,工作成效怎么样?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99%以上的群众满意率能让我们理解,“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亳州市市长汪一光表示,通过“互联网+”,这个网上办事大厅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变“面对面审批”为“不见面审批”,变“办事求政府”为“政府帮办事”,未来,还将打造“口袋大厅”、实现“指尖办事”,真真正正地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旧问题。
不仅是亳州,在铜陵,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项指数在全国排名第69位,跻身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城市。市长倪玉明表示,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铜陵加快推动“互联网+”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目前正以此为主抓手,全面推进“互联网+”。
阜阳建成3家电商产业园和一条特色产业带,电商注册用户发展到5000家,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市长李平说,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安建成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1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2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建成“数字企业”、“智慧企业”1000多户。对于这样的成就,六安市市长毕小彬感慨,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成为六安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幸福六安的强大引擎。
“互联网+”,让市场多了一份活力,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互联网+”,让企业多了一份自信,能够更好地在竞争中自由搏击;“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精彩,在线上线下的跨界融合中展现多元与个性。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让政府多了一份责任——“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点赞说了算。”马鞍山市长魏尧掷地有声地说。
“互联网+”,下一个脚步落在哪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李克强总理指出,“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互联网+’,这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将会培育中国经济新动能,打造中国未来增长新引擎”。
对于安徽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收获成果几乎遍布江淮大地,但下一步该如何发力?下一个脚印该落到哪里?从16位市长的的规划蓝图中,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梳理。
首先,是强化政策支撑。黄山市市长孔晓宏认为,在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应强化对“互联网+”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经济支持力度,把“互联网+”行动计划具体落实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上。
其次,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池州市代市长雍成瀚就提出,以市场需求加快技术、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大力引进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政策支持,妥善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宽松公平环境。
再次,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通过实体经济发展为“互联网+”提供坚实支撑,通过“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好的想法需要有人来实施,“人才”也是“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对此,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队伍,也将成为政府工作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个互联互通,飞速发展的时代,十年前的你我或许很难想象当下的生活,而当下的我们遥想十年后的发展,更是难以描绘。正如市长们所感慨的,所坚信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记者 张晓丹)
原标题:抢占“互联网++”的浪潮之巅 ——安徽16市市长谈“互联网++”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