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摘要: 当前国家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要求不断提高、治理手段亟待改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审计只有顺应新要求,不断提高审计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对现代化审计手段嫁接传统审计的思路进行思考,进而探索互联网+审计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现代化 互联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施政的核心理念,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下达,正是贯彻落实这一核心理念的具体举措。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的改革征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如何提供现代化的治理工具,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重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审计的职责定位也在不断转变和深化。可以说,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重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来说,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亟需现代化的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来满足国家治理的新要求。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监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监督制约权力的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必须以国家治理目标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顺应时代,促进审计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并进。
(二)国家审计推动并促进国家治理的完善和发展
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代表人民监督和评价公共资源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监督和评价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单位和人员权力行使及责任履行情况,并向人民报告。这就要求审计要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揭示和反映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及时推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要在审计查出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的建议,推动、促进国家治理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
(三)审计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个层面的现代化,是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国情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目标。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要想在新时期达到党和人民的期许,不辱使命,再创辉煌,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顺应国家治理的发展要求,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服务国家治理,为国家治理提供新的抓手,并进一步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 互联网+审计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并赋予传统行业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行业焕发生机。互联网+审计实现了审计手段的现代化,为传统审计插上了翅膀,提高了审计现代化水平,并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互联网+审计为协同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 整合审计资源。借助互联网将9.2万名审计人员编织成国家审计这张大网,让每位审计人员都成为一个移动终端,成为一个触点,直击最基础最原始的数据资料。互联网+审计让以往单兵作战的审计方式一去不返,让依靠个体经验进行审计的方式一去不返,让纯手工落后的审计方式一去不返。 二是 平衡审计力量。目前各省审计项目多根据属地原则自主安排审计力量,但是各个地区的机构设置、审计环境、规模任务区别很大。随着审计机关垂直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借助互联网手段,各省审计厅可以掌握各个审计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情况,并根据总体的审计重点和各组的审计进度平衡审计力量,完成审计力量跨区域的二次分配,达到人才的高效利用。 三是 优化审计组织结构。互联网+审计可以构建扁平化的垂直管理系统。一方面指令和任务可以直接下达到个人,可以随时监控审计进度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利于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早日实现。
(二)互联网+审计为管理中介机构提供抓手
以往的审计项目往往出现花钱请人审计,苦于缺乏有效抓手,导致审计机关既让出了市场又让出了执法权的窘境。现在很多地市审计机关借助互联网建立了审计项目管理平台,用现代化手段对中介机构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管理平台,各审计项目的协审机构必须及时上传工程项目进度图片、工程价款审核资料、项目签证变更等,审计机关足不出户就可以盯住权利运行的关键点,可以将项目牢牢掌控,做到让市场不让执法权,充分保障审计质量。
(三)互联网+审计为提升审计效率提供条件
一是 可以借助网络进行项目管理和实施。审计项目负责人可以在网上制定审计计划,给审计组成员分配审计任务;在网上复核审计组成员的取证底稿,并给予指导与帮助;在网上了解审计项目进展情况,指挥并协调审计组内部工作。 二是 自动完成部分审计任务。可以在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中嵌入审计程序,利用计算机自动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完成部分审计任务,并通过互联网即时回传至审计机关。 三是 网络审计可以对海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检索、查询、追踪、转化、抽取、比较、归类、合并、统计等,极大的减轻审计人员负担。
三、互联网+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条路径
治国理政,简单说就是6个字:用人、管权、理财。所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审计手段,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促使国家用好人、管住权、理好财。
(一)互联网+审计在用人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 为预防腐败提供现代化手段
通过审计来打击和预防腐败,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快速有效地建立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实现跨区域、跨行政层级的垂直管理系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国家审计预防腐败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由于财务数据逐渐转变为电子数据,审计线索具有隐蔽性、易逝性,极易被篡改、转移、销毁或伪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地市已经完成财政审计、社保审计的联网审计,将有关单位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互联结成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审计人员只要在自己的终端上就可以随时调取被审单位的资料,进行网上实时、在线审计,为预防腐败提供现代化手段。
2. 为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供现代化手段
国家审计作为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政府机构的经常性监督制度,应及时、有效地查处有关违法违规问题,然而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审计力量很难胜任这些任务。就拿政府投资审计来说,一个大项目涉及的专业分包单位及物资材料供应单位往往多达上百个,由于资金量大,工程领域又是腐败易发多发区,为查处违法分包、高估冒算、建设资金被中饱私囊等行为往往需要延伸审计各参建单位的资金流向,传统审计难以实现。现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远程完成数据采集,数据比对等工作,可以顺着资金流向,对照相关法规检查资金拨付的合规性合理性,迅速发现审计疑点,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3. 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现代化手段
现在部分党员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既不犯法亦无作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传统的考核指标难以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懒政怠政时有发生。现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更加全面高效的建立各种评价模型,全方位立体化对干部进行考核,切实有效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比如可以实时对比任期内的资金使用绩效、环境保护成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节能降耗、水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各项数据指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增强作风建设成效。
(二)互联网+审计在管权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 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
党的十八大对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要盯着权力运行的轨迹,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力度。比如经济责任审计,以往的审计评价往往停留在面上,对于干部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不强。现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建立与干部履职相关联的数据分析模型,综合应用审计采集的基础数据库,以及财政、税务、国库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关联分析与比对分析,牢牢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促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让审计成为“达摩克里斯之剑”,起到监督和震慑作用。
2. 有效梳理机制体制运行的不顺畅
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结构,国家权力结构合理、运行顺畅,国家治理就能有效实施,否则国家治理成效必将受到影响。国家审计对权利进行监督管理的目的不是让干部束手束脚,而是督促干部用好手中权力,让审计与国家治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例如笔者近期对该市某融资平台公司审计中发现在日常的项目建设中,平台公司只是作为出资者的角色出现,对于项目的日常管控与其它单位存在职能交叉,这种模式既不利于该平台公司对项目的管理和把控,也无法调动项目实际用款单位对建设资金投资效益控制的主动性,极易造成损失浪费。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局专题上报市政府,政府已经着手调研此事。
3. 监督政策是否及时落地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政策落到实处,改革红利才能充分释放。传统审计很难督促政策的执行情况,更无法科学全面的评价政策执行效果到底如何。例如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性债务问题,以往只能就单个项目或者一个区域的债务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很难获取全局性数据,但是现在利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对接财政的债务系统与各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系统,对政府性债务实时监控,监督有关部门的做法是否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所要求的“各类资金要集中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是否符合《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所要求的“只减不增”原则。
(三)互联网+审计在理财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 及时关注民生热点,监督改进工作作风
近年来,社会对于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利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可以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就拿“三公经费”来说,借助联网审计系统可以对各预算单位实时监控,统计并分析出近年来“三公经费”变化情况,尤其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公车改革时期,督促检查各预算单位是否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各级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
2. 强化监督预警机制,维护经济社会安全
国家审计可以综合利用政府债务审计数据、社保审计数据、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金融市场数据等多种数据库构建大数据集合,利用大数据实时分析技术结合多个数据库信息交叉分析宏观经济社会运行相关的事件,对经济社会相关异常动态能够实现早期关注,实现早期预警,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维护经济社会安全。
3. 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政府提高管理效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行政体制改革措施。审计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要评价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拿政府投资审计来说,可以借助互联网对一定范围内各个城市、县区的建设项目建立多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从时间、质量、工期、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对政府管理绩效水平低下的单位进行问责,倒逼政府提高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
2. 赵文华,《浅议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3. 李厚喜,《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职能定位分析,审计研究简报》
4. 胡俊杰,《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