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排雷”紧锣密鼓 商业模式多元化或成趋势
原标题:互联网保险“排雷”紧锣密鼓 商业模式多元化或成趋势
进入7月,监管部门推动的互联网保险风险排查紧锣密鼓进行,跨界风险“交叉传染”、产品异化、数据失真等问题引起警觉,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的风险已有所暴露。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时,必须认真清理风险点,穿透考察借款人和平台的资质和合规性,并在业务前端设立“防火墙”。保监会人士表示,将根据互联网保险新业态的特点进行松绑、减负、降压,同时,互联网保险不能玩噱头、炒概念、瞎忽悠。
与此同时,代表产业资本的上市公司在保险牌照的介入上各取所需,各路资本正在觊觎互联网保险业务可能带来的利益,约30家互联网保险市场主体获得创投机构、投行、券商等机构的投资,更多的合作项目正在酝酿过程中,互联网保险平台的上市雄心也已显露。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将是商业模式的多元化。
跨界融合加剧风险扩散
结合互联网“基因”,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可谓热闹非凡,各种跨界、碎片化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例如贴条险、喝高险、痘痘险等。专家认为,盲目地扩大业务,跨界融合加剧了风险扩散,也为保险市场未来的发展留下一些隐患,一些互联网保险在探索“保险+理财”、“保险+P2P”,合作领域发生的风险会很快传导到保险业。
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发现部分上述风险的暴露,尤其是保险产品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展业时可能遭受到的困扰。以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为例,某家保险公司为某互联网平台上的借款企业(即投保人)提供银行票据质押借款保证保险,同时要求投保人提供了第三方担保。但当投保人发生逾期后,该保险公司在核赔时,发现第三方担保的银行保兑函系他人冒充第三方金融机构伪造所制。在第三方担保失效后,该保险公司只能先行垫付大额资金用于偿还互联网平台上的投资人(即被保险人),之后向投保人启动相关追偿工作。
北京某财险公司风控与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隋通(化名)认为,保险在与P2P平台合作的过程中,账户安全险、意外险等产品与传统保险联系紧密,以现有要求进行监管已经足够;对于借贷领域的保证保险,监管和合规部门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应对之策。
隋通表示,一般来说,互联网平台上具有担保性质的保证保险一旦出险,承保方损失会非常大,他所在的公司就发生过一次网络借贷保证保险的赔付,收入几百万元的保费,最终赔付了几千万元。“开展相应的互联网业务时,必须认真清理风险点,重点是审查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可能性,穿透考察借款人和平台的资质和合规性,并在业务前端设立‘防火墙’。另外,还要加强平台资金的跟踪。”
密切关注风险暴露
在监管部门人士看来,互联网保险风险防控的主要方向有三:一是行业“交叉传染”的风险,证券、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相互交叉,相应的风险交织值得警惕;二是一些机构或个人涉嫌非法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三是保险产品“触网”中面临的规范性风险。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有关互联网保险领域的风险专项整治,拟在前期的摸底排查阶段后,转入实质的查处整改环节。地方保监局将选取部分保险公司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调研和检查,结合当地市场不同区域开展的互联网保险风险摸排数据,对照排查,防范跨领域风险传递。随后,有关方面将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整改。
中国太保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刘学庆认为,互联网保险应关注业务创新风险、法律纠纷风险、保险欺诈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客户投诉风险等多个方面。在业务创新风险方面,部分产品异化,偏离保险本质,而数据失真则可能引发定价风险。“一些创新产品准备不足,要进行定价精算的数据积累不够,若匆忙推出,很有可能造成产品定价不合理、不科学,保险公司要额外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一定时期内的经营、利润将受到很大冲击。”
整体上,监管部门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在推动互联网保险进一步发展。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罗胜表示,要扶持、促进和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根据新业态的特点进行松绑、减负、降压,寻找适合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新规则。同时,互联网保险不能玩噱头、炒概念、瞎忽悠,虽然是新的业态,但仍然建立在传统保险的基础之上。
复星保险集团执行总经理高立智在近日举办的“互联网保险创业与监管”培训会议上表示,鼓励创新是互联网保险发展与监管的鲜明特征,目前,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可采取的监管措施灵活多样。同时,互联网保险总体风险系统可控但薄弱环节突出,风险集中在产品开发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信息安全不够、反欺诈能力不足、客户服务投诉过高等方面。不排除未来在局部领域可能会有一些风险,监管部门也将适时采取监管措施。
商业模式多元化或成趋势
监管人士认为,规范互联网保险,防范风险固然重要,但更要在深刻理解基础上,扶持、促进和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和很多互联网新金融不一样,保险是传统金融产业,监管规则覆盖很全,要根据新业态的特点进行松绑、减负、降压,寻找适合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新规则。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增速高于保险业整体增速,引起各路资金的关注,这反映在互联网保险合作和展业方面,则是保险机构对于不同领域资源的探索和争抢。
泰康在线人士表示,“互联网+”不断渗透到传统保险行业,并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保险企业的组织经营方式,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互联网保险从最开始的雏形发展到近几年场景化应用,增长率已经远超行业增长率。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互联网、智能设备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新技术不断驱动保险业态的创新。当前阶段,互联网保险行业竞争的是互联网各生态跨界融合的创新速度、整体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较量。
就目前效果看,医疗、健康、养老等相关主题成为互联网保险破局“产融结合”的切入点。中国平安、泰康在线等多家保险公司或平台类机构均在寻求自建“生态体系”或通过合作开展布局的可能。泰康在线总经理兼CEO王道南日前表示,泰康在线正布局“互联网+大健康”战略,搭建互联网保险健康生态体系。在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保险共生共赢的体系中,保险完全可以作为高效的支付方式,无缝连接服务端和消费者是保险涉足健康产业最大的优势。
动脉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医疗+保险”合作将带来下一轮产业高速成长,健康险未来将以“保险保单+医疗健康服务”作为发展模式,提升未来新单增速和新单结构改善预期,并依托“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形成下一轮互联网医疗、创新医疗企业与保险合作的高潮。
该报告认为,以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为参照系,国内目前在保险产品设计方面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医改工作的推进,从2012年到现在,政府不断的抛出利好“信号”,互联网医疗、创新医疗企业与保险合作的障碍也越来越少。未来,可考虑与互联网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医疗(含垂直人群、细分病种等)、医疗机构、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的展业细节还有待打磨。高立智表示,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必然是商业模式多元化。航空延误险、航意险等产品在承保端和理赔端都较容易互联网化,而车险、健康险等产品在服务端很难互联网化,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责编:杨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