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出现独角兽,国内互联网的技术拼图会更强吗

10.03.2016  14:24

  近日,中关村2015年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40家入榜企业,大抵是涉及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电商等大红大紫的细分领域。

  贵为BAT的版图外“重量级诸侯”的小米,自不必说,460亿美元的估值在榜单中也是一骑红尘;美团点评、滴滴快的、爱奇艺、蜜芽宝贝、酒仙网、百度外卖,这些雄踞公认的在线出行、电商、互联网金融、O2O等风口的企业,占据了榜单的大部分。

  这个独角兽不太一样——“插班”的学霸

  就评选标准而言,倒也着实遵从着独角兽企业的几个显著标准:成长时间短(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尚未上市、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自2013年独角兽的概念被提出后,每次的独角兽榜单都会引来不少关注,其大多经历过或正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爆发增长,榜单往往也是资本和行业近期发展最为直观的风向标,中关村的这份榜单同样如此。比如因为较长时期的用户教育和整体市场的庞大体量,这4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4家属于电子商务领域;跨越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几乎是两年之内造就培育出榜单中6席企业。

  曾有关注中美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对比的评论提出,技术流和商业流的面向是两者的明显差别。在美国,近几年以云计算为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在互联网发展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国内互联网行业更多的则是对传统行业的拥抱和整合,几乎在每一个消费的子行业里,互联网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零售业、金融,同时也包括教育、医疗在内,在互联网和消费行业交汇的地方,往往会形成外界所称的行业“风口”。

  与许多上榜企业类似,金山云也算是站在了风口上——云计算领域;但作为唯一一家入选的云服务企业,则有点“插班的学霸”的意思。榜单中大多的企业遵循的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整合传统行业。往往是简化服务中间环节从传统商业模式进阶而来的办法,如实行优惠(即价格战)快速凝聚用户,继而获得数额高企的融资,而后重复上述动作,可以概括为基于用户线性增长的“加法模式”。金山云关注的云计算,要解决的是更底层的技术问题,并不一定直接面对商业。其给出的是一种全新的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思路,实质上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的变革,电商、在线出行屡试不爽的“价格战”在这个领域基本“哑火”。

  云计算的独角兽企业会更多吗?

  榜单中电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强势,与其10万亿+的市场体量和深度的用户参与密不可分;相较而言,云计算1000亿的体量则要小得多。更何况,目前国内的云服务并没有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和统一的服务标准,部分用户尤其是像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IT  支出最大的几个行业,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虑,对云服务保持一定程度的谨慎;加之近几年发生的宕机事件、很多传统行业客户不具备云迁移能力等,许多分析断定国内的云计算尚处于发展初期。

  诚然,国内的云计算整体落后于欧美,但金山云作为首次在云计算领域出现的独角兽企业,表征的是云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代表着互联网厂商从现有云服务领域格局中的突围。

  目前国内云服务领域主要有三股势力:互联网厂商、设备厂商、通信运营商。以阿里云、金山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能够基于云服务商的产品形成自己的计算能力,但存量IT资源少,偶尔也有心无力的尴尬。而拥有IaaS/PaaS大量数据中心资源的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  IDC,实施云计算会威胁其传统业务的盈利;在SaaS领域,国内企业向来重硬件轻软件,传统软件的价值往往通过包括上门安装、维护、后期升级服务等实现,软件(即服务)的模式存在“卖不上价”的尴尬。同时,传统软件公司拥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团队,也是其转型云计算模式的障碍。

  从这个角度来讲,成长为云计算领域的独角兽并非易事。金山云的成长或许可以成为国内云计算发展、打造技术拼图的参考路径。

  2015年3月金山云的B轮6666万美元融资成了云计算市场在2015年进入“诸侯争霸”时代的前奏;7月,阿里60亿增资阿里云;8月,乐视云宣布CDN服务免费;9月,腾讯云表示每年投入保持在20亿的水平。

  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惨烈,但也正是与竞争者的角逐中,金山云更清晰了自己的定位和竞争策略。“全线出击、形成拳头”大体算是金山云的行动路线。

  一年前可能很多人没有料到金山云的火箭般蹿升,也可能未察觉到10亿美元的“All  in  Cloud”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产品频发,在游戏、教育、视频、企业运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布局,已成为独角兽的金山云,显然在牵动云服务厂商的敏感神经,也在快速打破行业竞争的规则和行业秩序。

  而就在外界盛传的资本寒冬,金山云在2016年2月完成了自己的C轮融资,估值10.6亿美金,成为中国云服务创业领域的第一个独角兽公司。接下来,云计算领域的独角兽会更多的后继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