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抉择”背后的忧虑:准妈妈们都在担心什么?
2015年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会议审议。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能不能生二孩”、“生不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办”,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诸如此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街谈巷议。今年年初,随着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不少符合生育政策的家庭正式把二孩计划提上日程。但生育热情背后,经济压力、职业影响、心力精力等都是这些家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90后小两口抢生二孩:高育儿成本是障碍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走入婚姻殿堂,其中,不少人更已早早地为人父母,两孩政策来临,这些90后组建的家庭也开始考虑起生育二孩问题。
全面两孩政策,对于90后福建姑娘郑洁就是个好消息。郑洁自己虽不是独生子女,但她深知身边独生子女朋友的那种特有的“孤独”,因此,她就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今后在孤单中成长。
如今,郑洁的孩子马上四岁了,不再需要过多的照顾,在她看来,这是她可以考虑再要一个孩子的重要前提。然而,生儿容易养儿难,对于月收入尚未过万的郑洁家庭,如今的高育儿成本是她和丈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网络上曾有人为北漂族育儿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北漂三口之家为例,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大学毕业,按照最基本的花费标准估算,大概需要花费40多万元。
在中小城市,虽然育儿成本不如北京那么高,但细算下来,高额花费也可想象。按郑洁自己的换算,在他的家乡,这样的“育儿成本”至少也得二三十万元。
“高育儿成本差点让我们打了退堂鼓,毕竟同时抚养两个小孩对于我们而言,并非易事,孩子上个学,随随便便就可能要花上万元。”郑洁说,最后还是双方父母做坚强后盾,在自己父母和公婆的强力支持下,她和丈夫决心再要一个孩子。
“虽然育儿成本单靠父母承担并不一定够,但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郑洁说。
资料图
80后忙备孕:恐个人职业前程受影响
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后,80后成了许多人眼中生育二孩的主力军。
相比90后担心生二孩后,要面对十分实际的经济问题,80后年轻人如今已经工作多年并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然而面对再生一个孩子,他们也有自己忧虑。
1984年出生的上海姑娘卢云,目前正忙着备孕。虽然个人生二孩的意愿并不高,但丈夫的心愿以及6岁儿子的热情,让卢云很难拒绝二孩计划。不过,面对怀孕,卢云如今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前程。
卢云是职场上的女强人,目前正在上海某地产公司担任设计师,一心想尽快走入管理层的她,害怕因生二孩的原因,影响自己在公司里的“仕途”。
“从怀孕到哺乳,前前后后我可能就要休整两年,才能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而这就意味着,领导会担心我不能出差去和客户谈业务,到时,总可能会有人来顶替我。”
卢云说,“现在行业竞争大,能拿到订单很难,有时拿一个订单所需要的周期特别长,而我休整期那么长,这不仅会让我失去晋升的机遇,同时难免会让领导感到不舒服。”
资料图
70后家庭拼二孩:最忧精力不够,心力不足
不同于90后与80后,1978年出生的林然,她生二孩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
今年就要38岁的林然,已打算成为一名高龄产妇。林然和丈夫都是教师,此前,由于政策不允许,丝毫没有动过生二孩的念头。如今,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一直就希望再要一个孩子的林然,也产生了生育二孩的冲动。
林然说,“现在医学技术那么发达,高龄产妇生孩子的安全问题,我并不担心,因此,我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这可能是我生二孩的最后机会了,再过几年,身体就真的受不了了。”林然说。
去年11月,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大约有9000多万对,其中60%育龄妇女超过35岁,40岁上下的各占一半,城乡比重差不多。其实,像林然这样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高龄备孕人群并不少。
“两孩政策,对于我们70后,确实是及时雨。”林然的丈夫陈易表示,自己还是希望再多一个孩子,很支持妻子的生育意愿。
“但有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直视,其中我最担心的还是我们夫妻俩的心力精力问题。”陈易说,“如今,我们夫妻俩都38岁了,如果现在再生一个孩子,以后等到他读初中、高中,我们都已经50多岁,那时,再去照顾抚养他,就怕有心无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 编辑: 关子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