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手艺 点亮新生活

16.09.2017  18:15

  “来尝尝我们的水馅包吧! ”“试试我编的草鞋,穿上很舒服。 ” 9月14日下午,记者走进合肥农交会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表演区,来自绩溪县家朋乡尚村的手艺人就围了上来。

  “以前村里很闭塞,我们做些点心只能自己吃,去年尚村搞起了民俗文化一条街,引来了好多游客。在油菜花开的季节,每天光是卖水馅包和挞馃,一天就能收上七八百元。 ”尚村村民许大红说。

  “这叫龙须草,草长在高山的岩石缝里,我们用它来搓草鞋绳。”尚村草鞋匠人周光德指着一卷碧绿色的草丝告诉记者,“编草鞋之前,还要经过晒、理、锤、梳、蒸、搓等十几道工序,让草更有柔性、韧性。算下来,编一双草鞋需要3小时左右。 ”

  周光德的面前摆放着两双编织得十分结实的草鞋。他取下一双套在脚上,随意地走了几步:“这样的草鞋,旅游旺季时一天能卖出20多双,每双售价100元。 ”

  “听说参加农交会可以把尚村传统手工艺传播出去,手工艺人们都踊跃报名,今天就来了5户。”尚村党总支书记周明飞告诉记者,过去,尚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村庄,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保守,好手艺都“闷”在了大山里。 2015年,凭借着好山好水,尚村搞起了旅游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尚村开放了,村民的思想也开放了。

  “我来参加农交会,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艺,到我的家乡做客! ”许大红诚恳地说。

  乡村休闲旅游与手工艺展示、手工艺品销售结合起来,带动了村民增收。“2014年,村里人均收入为7000多元,今年肯定破万! ”周明飞肯定地说。

  一张四四方方的红纸,上下左右相对一折……拿着一把剪刀,徐圣年双手翻飞,不过四五分钟,一只惟妙惟肖的蝴蝶就“飞”出了手心。徐圣年是六安市金安区翁墩剪纸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从事剪纸艺术已有40多年,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激情,反而让他觉得“每天都要剪纸,不然手生”。

  “手艺活啊,都得靠自己悟! ”与徐圣年相邻而坐的霍邱县临淮泥塑艺术传承人田孝琴感慨道。记者向右一看,只见田孝琴面前的桌上摆满了神态各异的泥娃娃,桌前围着不少观众。一抔泥土,在田孝琴的揉搓捻捏之下,慢慢凸显出“母亲哺乳”的泥塑轮廓,观众发出阵阵惊叹。“做完这样的一个泥塑,大概要1个多小时。 ”田孝琴说,“我在六安的多所学校开设了泥塑课,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 ”

  记者刚走进主展馆,就听见了“猪八戒娶媳妇”的欢快曲调。闻声寻去,原来是三瓜公社里在上演马派皮影戏。光与影的映衬下,猪八戒晃悠悠地从布幕后浮现。 “别以为皮影戏是陕西独有,我们马派皮影戏在皖北可是出了名的,代代相传,到我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来自灵璧县的马派皮影戏传承人马飞自豪地介绍道,一旁,他12岁的孙子正有模有样地学着摆弄皮影。

  马飞告诉记者,如今自己经常会收到演出的邀约,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增收,“如今,不光是我们家族在传承皮影戏,我还在合肥附近的学校开设了2个表演班和1个皮影雕刻班,努力将皮影戏艺术传播得更广。 ”(记者田婷见习记者彭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