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周急之助 去生存之虞 解后顾之忧——安徽省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纪实

31.10.2014  13:44

      “淮北市相山区虎山北路社区海某,身患红斑狼疮,每月需花费医疗费3000多元,其子在安徽水利学院读书,仅靠丈夫一人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困难。由于行政区划遗留问题,其居住地在相山区,户籍地在濉溪县,又无法迁移户籍,导致其低保申请难以办理。在救急难排查发现后,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将其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并纳入了低保范围。”淮北市救助科科长李登久说。

      “今年7至9月份,12岁的潘孟磊、9岁的成欣宇、15岁的潘地虎等近50个特困儿童进入我站的视线,并得到及时的帮扶。”蚌埠市救助站站长门建林说。

      今年6月至9月,安徽省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使更多突遇不测者得周急之助,因病因灾者去生存之虞,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为那些急难人群托住了底。

      畅通“救急难”发现机制,补齐保障“缺项

      2012年12月,对于家住怀远县荆茨乡石山村的吴丹丹来说塌天了,3个幼子和年迈的父母,让这个年仅26岁的她彻底崩溃了。她曾经想到轻生。政府的低保救助使她重树生活的信心,虽然度日如年,她还是鼓起生活的勇气,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

          门建林说:“我们在今年8月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吴丹丹家。于是采取了困境儿童救助的办法,在今年9月,分别给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每月每人补助300元,缓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 “现在全市全面实行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联动’,确定信息员专职负责、主动发现和报送工作;实行周报制度,定期逐级上报困难人员救助和相关隐患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低保局副局长安庆祥介绍蚌埠的做法。

      1611个”一门受理”救助服务窗口,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你好,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家里有困难,但是具体要怎么申请,像我这样的能申请什么救助也不知道,能帮帮忙吗?”10月10日,住在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的祝师傅拿着一份申请单找到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的救助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接待了他,通过仔细询问情况后,对照相关政策发现其诉求属于就业救助的范围,立即开出转办单,并随即落实到区人社局在街道设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窗口办理。祝师傅边点头边连连感叹。“真是又省时又省心!第一次过来申请救助方面的事情,很茫然,以为要跑多个部门,没想到这里能全权办理,太好了。”最终,不到7个工作日的时间,祝师傅的就业诉求得到圆满解决,介绍到一家社会养老机构从事保洁工作。

        包河区祝师傅的案例,只是安徽省1611个“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服务窗口的一个缩影。“在构建社会救助大格局的今天,靠民政部门单打独斗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协同办理机制打通了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关口”。合肥市社会救助处处长张茹颇有感慨。马鞍山市各市县区在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的同时,市政府还开设了市长公开电话12345作为社会救助热线;滁州市确定27个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了成员和联络员,并制定了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职责,为建立“8+1”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组织保障……

      截止9月底,全省15个市、102个县(市、区)都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或领导小组,分别占总数的93.8%和97%,为统筹协调解决社会救助重大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百多万城乡低保对象重新复核,办法“”效果好

      ”公示用油漆写上墙,不怕风吹雨淋,比纸张上墙公示好;对咱不懂电脑的农民来说,比网上好,这个土办法实用”。家住泗县大路乡龙湖村村民董大爷说。

    董大爷所说的“油漆上墙”公示,是今年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中全宿州市116个乡镇街道采取的低保末端公示办法。

      原来,安徽省各地要求公示到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公开栏,现在要求把低保对象信息公示在低保对象所在的自然村(社区)和村民组。

      为防风吹雨淋改用油漆,将自然村(组)名,当年低保标准,低保申请条件和申办流程,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致贫原因,享受类别,享受金额,乡镇(街道)包村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市、县、乡三级举报电话等相关内容全部公示上墙。该市砀山县纪委将低保长期末端公示工作纳入了各镇(园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对低保末端公示工作开展实行一周一汇报、一调度、一评比,并明确了各镇(园区)纪检监察干部是低保末端公示工作的监督责任人。正如安徽省社会救助处副处长李永骧说:“宿州市采取的低保对象油漆上墙末端公示办法虽‘土’,但效果好,老百姓心服口服。

      安徽省16个地级市、2个省直管县对城乡低保复核复查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重拳出击“人情保”、“错保”。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171814人,已复核对象3076935人,占总人数97%,其中,新增101396人,通过发现机制新增7671人,占新增人数7.6%,占已复核总人数3.3%,退出153901人,因“人情保”、“错保”退出5105人,占退出人数3.3%。

 

 

(中国社会报记者 李登奇 苏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