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双创之星”系列报道]竹海中的创业者:高原
中安在线7月29日讯 穿过不大的几栋厂房,记者见到了高原,楼上是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办公、财务、行政,甚至处理工厂的淘宝业务,都是在这里。楼下是加工着各异竹业原材料的轰轰响的车间,高原笑称,“这样的办公环境已经好很多了,几年前刚起步的时候,为了多省出点资金用于生产,就把门卫隔壁一间房做办公室,带着几个人就做起来了。”
(图一:高原讲述创业经历)
今年刚好三十岁的高原自称是个“不安分”的人。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他,在北京完成了学业,做过房产,也在外贸公司跑过业务。跑业务的过程中,还认识了今天生活和事业上的良伴。最后机缘巧合,投入了竹子的海洋。
一段诚实进取的创业旅程
皖南山区山好水好,盛产竹木,加上竹子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再生循环很快,在当地长期以来有着大量的小作坊,进行着粗放的零散的竹业半成品生产,加工技艺不精,也不成规模。跑单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加上早年在国外获得的见识,高原很快意识到这里隐藏着巨大的商机。2010年,申请到了大学生创业免息贷款的高原,拿着这笔来自政府的扶持款项,又向亲朋好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义无反顾的全部投入到原材料和工厂地皮上,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竹业深加工链条。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100多万元。
(图二:鸿鑫竹业的精美产品手册)
高原说话的语速不快,哪怕在说到创业初期的艰难处境时,也不疾不徐。如同大多数最终成功了的创业故事,开头也并不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荆棘。钱只是一部分原因,来自周遭环境的压力,行业经验的匮乏,外贸渠道的打通,都曾经让他起步得异常艰难。比如有一次,一集装箱发往德国的货物由于运送时间过久,竹子的水分被大量蒸发甚至产生了霉变。“本来我可以赖账赖掉的,”高原说,“但是最终我们决定重新免费发一批货物给客户,客户只需要出个运费。这单买卖我们损失了将近10万,在创业初期算是个沉重打击了。不过,和这位客户的生意往来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和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相比,来自妻子和家人的支持,可以说是高原顺利度过创业期起伏的另一翼。由于主要外销渠道都在欧洲,如何解决时差问题,和客户及时有效的保持沟通和处理售后是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毕业于商务日语专业的妻子在业务方面给了高原极大的支持,时常为了及时收发客户邮件而盯到凌晨,让高原能把全副精力放在生产过程中。居住在德国的姐姐则解决了另一大难题,针对客户的售后问题,她能够亲赴现场予以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司赢得了口碑和回头客。
两个定位准确的发展思路
谈到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思路,高原说了两个关键词,“欧洲标准”和“工匠精神”。所谓欧洲标准,就是针对有着极度高要求的欧洲客户,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各方面绝对保证。这个保证不仅仅只是关于质量的好坏,也包括了是否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是否有足够丰富的产品线,是否有齐全的码数,是否在原料生产淡季能提供足够的库存,以及在满足所有这些条件的前提下,价格是否足够有优势。所谓工匠精神,高原解释道,竹业生产至今仍是一个“人”的行业,它的工序并没有极高的科技含量,甚至并未形成一套严丝合缝的行业标准,而是存在着大量的诀窍和“小动作”,非常依赖现场的把控和手工技艺。在培训新工人的时候,高原和车间主任们需要手把手的进行细致的辅导,以保证这些由长期实践经验而来的智慧能被新人快速消化。他戏称,我们公司的管理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而应该叫做“现场管理者,必须时时刻刻在一线给予监督和纠正。
有记者问到,这几年出口形势总体并不乐观,在走下坡路,鸿鑫有没有受到影响。高原很高兴的表示,公司的业务还是保持着15%左右的增幅,一直有效运转着。这第一得益于产品的性价比极高,第二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售后服务,第三,他告诉我们,他始终牢牢守着一条“风险线”。根据行业其它许多公司的前车之鉴,他坚定地秉持着一个标准:不让任何客户的业务量占超过全公司总业务量的20%。这是一种防御和平衡,让公司的业务始终保持流动的动态性,能及时调整和脱身,而不是死死和某一家客户的兴衰绑在一起。
(图三:高原向记者介绍产品线)
采访结束参观厂房的时候,而立之年的高原表现的像个孩子,兴致勃勃的向我们演示车间里的各种竹制工艺品和工具,介绍哪些著名的酒店和装潢公司一直在用他厂里的产品,介绍他未来开拓厂房、体验店、完善电商平台的构想。创业的激情似乎完全没有从他身上散去,而是历久弥新。(王益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