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进城,如何安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数据格外受进城务工人员关注:2018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通知也明确了这一目标,并提出全面放宽进城落户条件。其中既包括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举家在城市落户,也对积分落户、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等定了新规。在加强落户的同时,还强调要强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教育、医保、公租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降低门槛、提升服务,这些政策应该会让想要融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员心里踏实不少。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和乡村在他们心中的角色定位是在渐渐变化着的。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里更多的就业机会、现代的生活方式、丰富的业余生活等都吸引着生活在乡村的人们走进城市。受资源要素配置影响,城乡间收入水平、公共服务、发展空间的差距,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步伐。进入城市的确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当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时,只身进城的他们,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家政等工作,不断走高的务工收入变成了家乡的新房、新家电,变成了孩子的新衣、新课本,家里的日子实实在在地好起来了。可于他们而言,城市依然只是个人人生规划里的谋生之地,乡村才是家,才是落叶归根之所。
随着农民工的代际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与乡村的距离越来越远,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从进入变成了融入,从谋生之所变成了举家生活之地。据笔者观察,由此带来的举家进城的数量的确有增加的趋势。今年春节,笔者电话问候几位以前采访过的打工妹,她们原本一个人在北京从事月嫂、育儿嫂之类的工作,供养留在乡村的家庭、子女,每到春节返回乡村和家人团聚。但今年春节她们几乎都在城市的家里过年了,或是在老家县城,或是在子女工作的城市,住在她们两代人共同出资购买的房子里。举家进城后,乡村也渐渐成了她们身后的故乡、心里的乡愁。
从单独进城到举家落户,农业人口转移的新趋势对于政策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应当说,从整治欠薪到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从签订规范合同到完善工伤保险等权益保障,从解决随迁子女入学到提供公租房,从积分落户到部分城镇放开落户条件等,近年来各项政策不断出台完善,都是为了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融城之路走得更顺畅。但是今后,对一个个新进入城市的家庭而言,如何充分保障其就业、就学等需要,如何有效满足其住房、就医、养老等需求,社区服务要如何跟上?值得仔细思量。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农业转移人口向往的美好城市生活,是生活得方便、舒心、踏实、安全,是人人都能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城市需要做的应该是用更加严谨的政策设计、更加精细化的服务理念、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顺应他们的新期待,帮他们开启新生活。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晓 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