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举办档案文化沙龙 开启“国际档案日”活动大幕
5月26日,省档案局馆与合肥晚报社围绕档案文化这个主题,依托《安徽档案揭秘》栏目这个载体,在合肥举办了档案文化沙龙,拉开了全省“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大幕。省档案局馆长潘祖华、副局馆长程潜龙,合肥晚报社副总编熊国庆等出席活动。来自合肥晚报社相关部门负责人、栏目记者和热心读者,来自安徽大学和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学者、专家,来自合肥市、蚌埠市、宣城市、黄山市及有关县区档案部门的专家,来自省档案局馆有关处室负责人等近30人,齐聚一堂,为开办5个月来的《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建言献策,为开发档案资源、发展档案文化支招出力。
此次沙龙活动由省档案局馆征集利用处副处长邓晓文主持,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各位嘉宾、代表发言踊跃,思路开阔,意见中肯,对把《安徽档案揭秘》打造成还原历史真相、传播档案文化的品牌栏目很有裨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作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主办处室负责人,省档案局征集利用处处长张敏在发言中表示,省档案馆与合肥晚报社精心合作全力打造的《安徽档案揭秘》栏目,是今年档案文化开发重点工作之一。她对每期稿件从选题到照片选用、从采编到审稿,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并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一是合作双方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栏目成功的关键,二是各方通力协作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三是强有力的采编队伍是办好栏目的保证,四是贴近社会贴近群众是栏目选题选材的基础,五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是开办栏目的宗旨。张敏指出,栏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选题总体安排不强、深入研究馆藏不够、出刊时间和版面不固定等方面,今后会不断加以改进。
《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合作方、合肥晚报社特稿部副主任李云胜在发言中强调,在纸媒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合肥晚报》坚持走差异化路线,与省档案馆合作开办《安徽档案揭秘》栏目5个月来,收到了明显成效,已成为该报奉献给广大读者的重要特色栏目之一。《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出现后,为文化周刊——《发现》版块带来了厚重感,增加了权威性,扩大了读者群。他表示,该栏目经过几个月的运作,定位的目标性更明确了。今后,该栏目将会在写作、选题上多下功夫,更加贴近读者想知道的、想看到的,更好地回报社会大众。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兴华是《合肥晚报》的忠实读者。他认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的推出非常及时和必要,一定要把这档栏目做成品牌,栏目的规划和选题的策划尤为重要。他提出,安徽的家族家规家法家训和农村土地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形成系列。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成兴以“让档案信息资源活起来”为题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省档案馆和合肥晚报社合作开办《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对档案如何服务于文化强国、强省建设这一档案工作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对于如何进一步办好该栏目,王成兴从“特”、“精”、“网”、“深”4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
《合肥晚报》的热心读者们纷纷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建言献策。省红色收藏协会会长阮厚新一直非常关注《安徽档案揭秘》栏目,表示可以为栏目提供藏品进行研究开发,并希望和合肥晚报社、省档案馆合作举办安徽本地的档案专题展览,深入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档案收藏专家江浩,历史档案收藏爱好者殷永林、岳斌一致认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的推出揭开了档案神秘的面纱,拉近了档案和普通百姓、读者的距离。他们希望该栏目立足安徽实际,体现安徽地域特色,撰写群众、读者喜闻乐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稿件,增强栏目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参加沙龙活动的市、县档案局相关负责人积极发言,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的发展出谋划策。蚌埠市档案局副调研员吴龙泉从档案资源价值开发角度提出了重视档案价值研究和开发、加强栏目品牌创意和策划等意见建议。合肥市档案局副局长方丽从馆报联合、强强联手,盘活资源、宣传档案,树立榜样、提供范本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她希望通过档案部门上下联动,将《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做成系列。宣城市档案局档案管理科科长郭长育建议,该栏目要做到立足地方特色弘扬历史文化、选题关注社会热点、建立栏目题材库,并借助社会力量将栏目做大做强。庐江县档案局局长朱月保从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建设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发挥档案特殊的文化功能,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历史继承性、社会性、地区独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黟县档案局局长詹中平从公众档案文化需求角度对《安徽档案揭秘》栏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栏目要图文并茂,贴近普通群众;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档案影响范围。休宁县档案局副局长黄和民围绕档案宣传效益最大化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注重栏目类型和内容主次,二是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和政治性,三是注重内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绩溪县档案局副局长方军对《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和档案工作谈了自己的想法:一是整合全省档案资源,将《安徽档案揭秘》打造成展示档案魅力的品牌栏目;二是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品味;三是立足档案“特性”,打造特色文化;四是积极抢救濒危地方特色档案,为持续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提供支撑。歙县档案局副局长邵宝振指出,档案揭秘类文章既要讲究表述的准确性,又要考虑语言的深度,并提出做好选题策划、增强文章可读性、强化版面设计等建议。
熊国庆代表报社真诚感谢各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发展大计。他指出,档案具有专业性,报纸具有大众性,如何将档案里的新闻性发掘得更好,同时兼顾档案内容自身的脉络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发挥出档案最大价值,使读者收获更大,是该栏目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他表示,报社对大家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会认真梳理采纳,并表态今后会投入更多人力和版面,将栏目办得更好。
程潜龙在发言中总结了开办《安徽档案揭秘》栏目的收获。他强调,一是坚定档案自信,强化担当责任,提振了档案文化建设的精气神;二是关注当下社会,坚持以文化人,探明了档案文化开发的正确方向;三是立足资源优势,揭秘往来“人”、“事”,探索出档案文化开发的有益方法;四是善用媒体平台,强化合作开发,找到了档案文化开发的有效路径。同时,他指出了栏目也存在揭秘性还不够、互动性还不强、厚重感还不足等问题,并对《安徽档案揭秘》栏目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在策划上突出超前和创意。要加强对栏目的选题策划,年度有相应规划,策划上注重创造性,方法上寻求联合创意;二是在实施中突出走访和对话。要加大对历史事件发生地和历史人物所在地的实地走访,发掘细节,达到与现实对接、增强社会关注度的目的。要加大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访谈对话,揭示档案资料背后的故事,透视历史文化丰厚的底蕴;三是文稿要深挖故事情节和人物细节。要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深入挖掘事件情节和人物细节,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艺术创作,合理虚构故事情节;四是在版面设计上突出历史厚重感和历史文化美感,做到图文并茂,版面生动活泼。栏目开发应强化美工设计,展现档案本身具有的沧桑感、震撼美和艺术美。
潘祖华在总结发言中对《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内容、形式、质量和版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指出,此次沙龙活动有特色、接地气,各位专家、学者、资深读者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围绕栏目版面和内容编排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效果不错。潘祖华强调,当前弘扬国学,档案是国学的源头;繁荣文化,档案就是母文化。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清醒认识,档案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他从西安事变研究案例入手,详实地阐释了档案填补西安事变研究的诸多空白、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重要作用。潘祖华认为,《安徽档案揭秘》栏目办得不错,得到了档案专家、学者、一线读者的一致好评,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栏目内容要注重揭秘性。要紧紧抓住大众的好奇心理,把模糊的历史通过档案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二是栏目题材要符合大众化,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释放乡愁和怀旧情绪的需要;三是栏目编排要避免碎片化。好的栏目具有完整的体系和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期内容之间没有太大的跳跃性。可以尝试将好的题材以连载形式做成系列。此外,潘祖华对栏目内容要保持可持续性,栏目表现形式、版面安排设计要突出档案文化品味和审美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活动期间,张兴华教授还将自己收藏的道光年间至民国时期的6份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契无偿捐赠给省档案馆。(文字:胡敏 摄像:梁庆云)
(局法规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