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农村版》:南陵县青年农场主张为明谈“创业经”——成功机会垂青“不安分”的人

08.10.2015  16:57
见链接: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ncb/20150918/article_3358331.shtml

 10年前,他通过努力成为上海通用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月入7000元,是一名地道的“金领”。然而,骨子里的不安分让他最终选择了回乡创业。

  第一次养殖青虾,他赔进去40多万,最穷的时候家里连5毛钱都找不出。第二次生产手工棉鞋,终于翻身还完旧债。但他还不满足,第三次尝试养殖野生甲鱼,四年后总算破茧成蝶,第一批甲鱼销售额就达到400多万元。

  在近日举办的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上,来自南陵县弋江镇新陶村的张为明告诉大伙儿,野生甲鱼终于让他找到了创业方向。而他的不安分烙下了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独特印记。

告别大上海回家乡创业
 

  19岁时,高考落榜的张为明前往上海通用公司,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因为踏实肯干,被推荐到华中理工大学读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顺利成为助理工程师,工资每月7000元,相当于老家乡亲们1年的收入,可张为明却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没劲,“总想再搞一点什么事情。 ”

  2003年的一天,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养青虾,每亩收入达万元,他突然想起家里的57亩鱼塘来,“别人都能成功,我也想试一试。 ”年底,张为明没跟父母商量就辞职回家了,让父母腾出鱼塘,又借款40万元,投入近百万元养殖青虾。

  青虾长势喜人,常规的虾要140只左右才够一斤,而他养的虾,70多只就能称足一斤,成功就在咫尺之遥。不料,一天夜里,张为明从睡梦中醒来,突然觉得外面很静:五台制氧机全无声响。电工告知,由于变压器损坏,片区会停电一晚。 “我在塘边跪了一夜,祈求太阳早点升起。 ”他说,黑夜却是那样漫长,虾塘越来越静,越来越静,直到一片死寂。

养虾失败制鞋还清旧债
 

  57亩鱼塘本是父母的经济来源,这么一折腾,不但生活没改善,还欠下40万外债,连买鱼苗的钱都没有,债主天天上门催债。张为明整日躲在房中,发烧了,老父亲背起他去打支针,找遍全屋,却找不出5毛钱。

  为了生计,父亲帮人种地,母亲做棉鞋贴补家用。一次,一根线割进了母亲手上的裂口,血流如柱。 “我正好从窗口经过,看见母亲疼得停下来,又悄悄抹了一下眼。我既内疚又不甘,只听得‘嘎嘣’一声,自己把牙齿咬碎了。 ”

  他走出房门,背起母亲缝制的棉鞋去集市。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这让他灵光一闪:既然手工棉鞋如此受欢迎,如果批量生产,也不失为一项致富之道。

  到2008年,张为明的手工棉鞋厂已经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拥有70多名职工,年收入超过20万,还清了债务,一家人都松了口气,张为明却还惦记着那片鱼塘,但他不敢贸然引进养殖品种,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水产项目。

养野生甲鱼成功不止步
 

  2008年一天,来鱼塘的钓客偶然钓到一只六斤八两的野生甲鱼,还没等张为明反应过来,便塞了1000块钱到他怀里。突来的惊喜让张为明有些发懵:“这家伙多值钱,钓鱼才卖8块钱一斤! ”

  张为明了解到,在户外池塘养殖的甲鱼被称为外塘甲鱼,需要4年才能销售,基本上不愁卖。 2008年6月,他又借款20万,投入了12000只甲鱼苗。

  漫长的等待开始了,外塘甲鱼一年也长不了巴掌大。甲鱼最喜欢吃鱼,张为明就捕捞鱼塘的商品鱼,剁碎了喂甲鱼。 “一天吃鱼七八百块,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降低费用,他用猪心肺替代鲜鱼。不料一个月后,甲鱼又因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猪心肺导致死亡。

  后来,他通过观察、摸索,掌握了一个特殊的喂养方法,只投喂一次就够甲鱼吃一年:这个特殊的饵料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毛子”,即将孵化出小鱼的鱼卵。张为明每年往鱼塘投放近一百万尾的“毛子”作为天然饵料,由于投放密度大,鱼到一定个头时就长不大了,正好适合甲鱼摄食,饵料成本只有原来的10%。

  2012年4月,甲鱼陆续达到上市规格。他在网上发出甲鱼垂钓的信息,深信消费者在亲眼看到养殖环境后会愿意为野生甲鱼买单。他养殖的甲鱼由于长期捕食活鱼,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饵料对它们就是致命的吸引,这让甲鱼垂钓变得简单可行。

  四面八方的钓客慕名前来,普通甲鱼80元到100元一斤,张为明的甲鱼卖到140元一斤。仅2013年一年,第一批9700多只甲鱼销售额就达到400多万。南京华润苏果总部还慕名前来与他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

  张为明成功了,但他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甲鱼加工成即拆即食的方便食品,省去很多人不知如何加工食用的步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