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化职教改革 为“安徽制造”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安徽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革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术技能人才。
在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里,宣城市工业学校2016级数控专业学生吴振兴动作娴熟地操控着机器,不一会儿,一件合格的零件就加工完成了。吴振兴: “在近一年的岗位实习,我现在自己已能独立加工出一个合格的工件了,这让我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掌握主动权。”
宣城市工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和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南华电机”冠名班。学生实际上岗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老师的职业素养也得到提升。宣城市工业学校副校长洪小龙: “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每年都会开展教师下企业,同时我们也会聘请企业一些老师傅到学校来任教,这样我们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校企合作让优势叠加,企业既能获得高素质技术工人,又能和学校共同开发新产品。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 “校企直接对接,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在专业需求、人才培养,和减少人才引进成本等方面都有利于企业。”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共识。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亳州中药科技学校,通过对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和双导师教学的探索,形成了与亳州中药特色产业相匹配的“现代学徒制”新模式。
在亳州市华善堂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岳涛正忙着加工饮片。岳涛是亳州中药科技学校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的学生,但在这里,他的身份是工人: “我们这可以在学校学习理论,也可以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我们目前还能拿到两千元的工资。”
众所周知,药都亳州医药企业多,相关技术型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熟练技术工人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亳州华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许东亚: “通过这批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可以明显感觉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比从社会上直接招工过来的那些人员理论知识也好动手能力也好,多方面来说综合素质要比他们高得多。”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打算在更多企业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中药部负责人吴小菲: “再精选五到六家企业,推广现代学徒制,争取把国家重点支持的办学方式扩展下去,更加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生命力之所在。截至目前,我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组建了41个职教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占78.2%,参与合作的企业近3000家。根据省政府相关规划,到2020年,重点建设500个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20个省级示范职教集团、3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形成更具安徽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 “完善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省级示范特色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和“双师型”骨干教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