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可持续发展构筑“绿色屏障”

19.08.2016  13:34

  “到2020年,安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治理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

  《安徽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近日出台,旨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

  提高生态承载力实现科学发展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构筑好全省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重点治理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绿色发展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主要目标,生态环保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和全过程,环境保护支持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生态保护与建设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做好未来五年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印发《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明确了保护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海洋七大生态系统和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等十二项建设任务。为贯彻落实全国规划,按照省政府要求,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我省《规划》。

  “紧紧围绕美好安徽建设,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统筹兼顾生态、生产和生活,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规划》提出了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生态优先,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依靠科学,创新驱动;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等六项基本原则。

  针对主要生态问题构建总体布局

  目前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工程治理区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态势,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逆转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生态整体恶化态势缓解,但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生态领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类气象灾害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区域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展不平衡;同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投入还有较大差距;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支撑薄弱,科学性不强;生态脆弱区农民增收缓慢,贫困发生率高等。”有关专家指出。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布局上,《规划》依据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结合我省自然地理特点,将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划分为淮北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沿江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生态区等五个区域。

  针对淮北平原生态区人口总量大,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负荷严重,水污染问题存在,水质状况成为发展瓶颈等主要生态问题,《规划》提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强化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大力整治淮河及其支流,建立沿淮调蓄洪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而对于皖西山地生态区暴雨较多、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河道逐年淤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要生态问题,《规划》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森林、湿地和河湖生态修复、城市绿化建设、天然常绿阔叶林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为重点,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封山育林和生态防护林工程,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在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功能和生态脆弱区域分布特点,《规划》提出了重点构建皖西山区和皖南山区两大生态安全屏障。”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营造绿色生态屏障明确九大任务

  “对全省162.82万公顷的天然林森林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管护;加强公益林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到202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240万公顷,建立商品用材林基地250万公顷,经济林基地200万公顷。”《规划》明确。

  “《规划》提出了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九大任务,并用专栏形式列出九大重点工程。”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被摆在突出位置,包括保护天然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增强林业碳汇功能、加大森林恢复力度、严格生态资源保护管理等。“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湖生态系统”则包括加大水源涵养区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水域生态功能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保育和治理农田生态系统,包括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加大污染防治、强化监测力度等。此外还有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和修复沙化土地,强化生态建设气象保障等。

  当前,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工业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 2015年,全省仅有黄山、池州两个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些城市大气中PM10、PM2.5浓度超标严重。同时,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及高强度建设,压缩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为此,《规划》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化、道路林荫化要求,强化城市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突出植物造景,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推广种植乡土树种,发展景观林、防护林,建设环城林带,为城市人居环境营造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