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好人胡思圆: 愿为临泉杂技添新彩

18.02.2016  13:48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精彩绝伦的杂技演出, 让胡思圆赢得众多荣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出生于民间杂技世家, 曾接连登上央视舞台, 长年辗转全国各地演出, 她为弘扬、 传播、 创新临泉民间杂技艺术积极努力着。不到二十岁, 她就被评为安徽省 “六个一批” 拔尖人才、 安徽省民营艺术 “十大名角”。她就是临泉县宏扬杂技有限公司飞天杂技团演员胡思圆。

杂技艺术相伴成长

胡思圆是临泉县邢塘街道人。父亲胡军、母亲刘艳芳曾是临泉飞燕杂技团、湖北杂技团演员,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走到一起。

1999年,三岁的胡思圆在父母言传身教下,开始学习杂技艺术。一年后,她登台参加杂技节目《大武术》演出。看到小思圆颇具杂技天赋,父母开始对她进行系统性杂技训练。

压腿、下腰、练柔术,小思圆常常痛得哭出声来,但性格倔强的她从没放松过一天训练。为了把空中的每一个动作做准确,小思圆吃了不少苦头,两条腿常常被绸绳勒出一道道血痕。尽管父亲特别注意安全,但稍微控制不好下旋速度,小思愿就会摔得头破血流。

2011年,父亲胡军创办了飞天杂技团,小思圆也开始了独自登上杂技舞台的历程。同年,在安徽省第二届民间杂技艺术节上,胡思圆和父亲合作演出的杂技节目《立绳》获得金奖。2013年,在安徽省第三届民间杂技艺术节上,《绸吊》《吊环》分获一、二等奖。2014年10月,在安徽省首届文化消费季临泉杂技专场上,她和父亲合作的杂技节目大放异彩,人们惊呼临泉出了个“杂技仙子”。

登上央视大放异彩

随着临泉民间杂技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胡思圆父女的杂技艺术得到了更多关注。安徽、山东、湖北、辽宁等省级卫视纷纷邀请他们去演出。

2014年3月,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栏目中出现了胡军胡思圆父女俩的身影。惊险、柔美、行云流水般的表演,艳惊四座,也获得了蔡明、周立波、李连杰三位评委的一致赞赏。电视节目录制的难度和繁琐超乎常人想像。胡思圆克服了多日的旅途奔波和排练的辛苦,全力把临泉杂技艺术的魅力展现给观众。

很快,胡思圆又收到了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的邀请。为此,胡思圆专门请教器乐老师学习小提琴,把音乐与杂技有机结合起来。同年5月,胡思圆父女在《我要上春晚》栏目的演出受到评委和观众的普遍好评,并顺利过关。虽然最后没有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但胡思圆对杂技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加各类节目,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闪光点,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胡思圆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临泉民间杂技艺术的新生作出贡献,用杂技艺术为世界增添精彩的一笔。

愿为杂技不断创新

2014年6月,以临泉杂技艺术为主题的电影《艺魂》在横店开拍。接到摄制组邀请,胡思圆第一次把杂技艺术带进电影。初涉影视的她不熟悉镜头、站位、台词、表情,但她不服输,耐心地听导演说戏,虚心向其他演员请教,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琢磨练习。连续25天拍摄,让胡思圆更加理解艺术领域精益求精的含义。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不断提高,杂技表演需要不断创新。胡思圆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努力进行艺术创新。在郑州,她结识了一位名叫孔燕的钢管舞老师。钢管舞优美的动作和形体给了胡思圆不少启发。她决定把钢管舞与杂技艺术结合起来,为杂技艺术增添活力。

演出之余,胡思圆在北京一家钢管舞培训班报了名。为期5个月的艰苦训练,让胡思圆受了不少伤。有一次由于体力透支,她从钢管顶部滑落下来,左腿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但她没有休息,继续带着伤痕练习。

胡思圆说,以前演出比较单纯,只是想把节目演好。现在她想的是如何把杂技艺术做得更好、更美,让人们更加喜欢。

胡思圆积极借鉴其他艺术之长,尝试把杂技节目故事化,用感人故事、浓厚亲情与民间杂技艺术、经典音乐、钢管舞蹈、瑜珈艺术有机结合,重新诠释杂技艺术的魅力。

问起她的成长动力,胡思圆说:“我受益于临泉民间杂技的优秀文化基因,得益于临泉这块厚重坚实的土地,我愿意用一生时光追随杂技艺术,为临泉民间杂技艺术之花的盛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