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中院多措并举锻造优秀干警队伍
安徽法院网讯 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安徽省首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为确保法院队伍面临改革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与执行能力,滁州中院从夯实队伍基础着手,创新平台、多措并举,努力锻造一支适应司法改革、敢于迎接改革、勇于推动改革的法院干警队伍,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筑牢思想之坝。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队伍建设第一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市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引导干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干警秉公执法的政治定力、司法定力。建立领导干部与一线干警沟通交流机制,打破层级拘囿,开展了普遍性、常态化的谈心谈话活动。召开“青年法官的社会担当”主题座谈会,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多措并举,鼓励干警勇于从“守成”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怀疑”的心理中解放出来。
打造养成之帆。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针对过去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等问题,搭建了三个平台,重点培养法官形成现代司法理念、宏观思维方式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法官大讲堂”平台,采用“法官教法官”的形式,实现三个“不拘一格”,即内容上不拘一格,只要是弘扬正气、展现业务水平、体现美好情操的,都可以讲;参与人员不拘一格,只要有能力、有勇气、无论新老同志都可一试身手;讲授方式不拘一格,采取主讲人和听课人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和点评。两年来,共举办了21期“法官大讲堂”,有42名优秀法官上堂授课,参训干警达16000多人次。“春秋两训”平台,以“专家教法官”为主,主要邀请法学专家来院讲学,先后有最高院、省高院、上海社科院、东南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和兄弟法院的15名法学专家,对法学理论、热点法律问题进行解读,一年内便完成了最高院要求在3年内对辖区基层法官全部轮训一遍的教育培训目标,效果良好。青年法官教育平台,重点通过实施“青年导师制”,为22名青年法官指定导师,用制度规范法官“传、帮、带”,帮助青年法官快速提高审判能力;实施“一线磨砺”制度,让青年法官到立案信访部门锻炼,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推行两级法院干警挂职互学常态化,重点选派一批35岁左右的青年干警上下挂职,促进干警积累经验、丰富阅历。
点亮典型之塔。注重为干警树立可见、可学、可比的榜样。集中开展了“弘扬沈浩精神,学习碧华事迹”系列活动,通过专栏交流、演讲比赛、青年文化月等形式,号召广大干警做“燃灯者”的接班人。为鼓励先进,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在全市法院范围内开展“十大优秀法官”、“十大办案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参评法官事迹,接受群众检验评判,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特邀评委,结合社会投票情况,确保“双十”人选当之无愧,积极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催动文化之浆。将法院文化建设视为点燃干警活力与激情、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助推浆,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作用,创建了“青年文化月”、“书香法院”、“法院达人秀”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天平杯”体育比赛、组建专项文体兴趣小组、开展书画笔会、举办文学创作大赛、设立“移动书屋”、开设专题论坛、集中才艺展示等活动,在丰富干警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提升干警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了干警的职业归属感和尊荣感。
在经过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之后,该市法院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干警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更加愿意去思考,学习成果也更为显现。去年,该院干警撰写的调研文章在全省法院调研成果评比、审判管理论文评比和司法统计分析评比中囊括了三个第一。二是实现了“单一思维”向“全面思考”的转变。多渠道拓宽干警的视野,发散大家的思维,做到不仅能低头干活,也能抬头看路;不仅能就案办案,也能思考总结,比如该院民二庭在办案过程中总结出了“三三三”管理法,已经在全市法院推广。三是实现了“层级阻断”向“互动交流”的转变。彻底打破法院以往相对独立的生存状态,畅通了上下交流、平行沟通渠道,整合资源为我所用。该院建立了两个专家库,一个是法院系统内部审判专家库,另一个是社会其他领域专家资源库,源源不断地对法院工作输送智力支持,促进法院工作不断提升。四是实现了“单兵作战”向“集团冲锋”的转变。该市法院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2014年,该市法院审判质效为92.93分,位列全省法院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又实现了同比增幅1.84%。在全省法院“十大精品文书”、“十大精品案例”、“十大精品庭审”评比中,该市法院斩获四精一优。近期,又分别在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和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做交流发言,一些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高院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