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笔顺题逆袭 小热闹中的大忧虑

25.06.2014  17:13

  

为字正确笔顺

  中考也卖“萌”。“为”字的正确笔顺进入今年北京的中考试卷,这道题其实有点“越俎代庖”,本属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考题,却成功“逆袭”,打了中考学生一个出其不意,也成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吸引眼球在情理之中。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使用者的低龄化,数码表达渐成主流,人们早在悲叹人心之不“古”。这种叹惋情结,正是前不久汉字书写大赛意外走红的深层原因。北京中考这道题目引发热议,也是“同理可证”,它表明了教育者对学生书写基本功的普遍怀疑,也是目前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又一次证明。

  “退化”显然不是好事。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式的感慨,也几乎是人类心理的共性。但如果换个角度,这一“退化”却又分明是为某种“进化”付出的代价——钢笔和圆珠笔取代毛笔,使普遍的汉字书写艺术经沦为“小众”的“书法”;简化字取代繁体字,对语文素养的影响至今争议犹存;而“电子”取代“纸质”,使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进一步削弱,不过是遵循了同一逻辑。因此,公众面对此题发出的笑声,或者是用笑声掩饰自己的尴尬,或者不免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

  在上述逻辑里,社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似乎只有失落和忧虑,但其实不尽然。试想,即便有一天科技真发展到取消纸张,汉字本身也不会消失,只不过是转换到了屏幕上。鲁迅在《孔乙己》中,曾经嘲笑孔乙己“茴”字有几种写法的迂腐,但若干年后,我们又焉知后人不会嘲笑:看哪,他们还曾经考“为”字的笔顺。

  其实,重要的是,文明永远是在坚守和转换中不断前行的。正如一棵树,在季节的变幻中不断抖落身上的叶子,直到在一个新的春天再生。我们当然会珍惜每一片树叶,正如这些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书法热,当然,也包括汉字热。但更重要的,是守护好“树干”。“树干”是什么?那就是古代典籍所蕴含的博大思想,是我们文化的真正根脉。

  这次的中考新闻,让我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份台湾初中国文试题。题目多是古文,诸如解释“若读书则不可不刻”之类,艰深之处,也许同样会让大陆同胞汗颜吧。相较之下,我们的中考尚在强调笔顺,公众的围观吐槽,难道不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学“幼稚病”的责备?

  其实也有与北京中考趣向相反的例子,比如今年江苏的语文高考题,拔掉了“拼音”这个钉子,更多地增加了人文气息和内涵。对语文素质的下降泛泛批评和嘲弄是容易的,但更需要的,其实是守护根脉、面向未来、夯实每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行动。而这中间,离不开发展的眼光和豁达的态度。

  (责编:张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