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南海问题上迄今是平局

12.08.2014  17:42

  在上周末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中国和美国各有什么得失,众说纷纭。从外长们签署的宣言内容看,用了一定篇幅谈南海危机,美方自称对此满意。有美方人士解读,这表明东盟国家在美国的鼓励下为对抗中国变得更加团结。但所有人都注意到,宣言未点中国的名,会议也没有讨论美国关于各方“冻结南海行动”的倡议,美国的主张在会上“受到冷遇”的分析明显更加突出。甚至有评论称,美国遭遇了挫败。

  单说这一次东盟外长会的中美得失,主观发挥的空间较大,但如果说中美就南海问题总体打了个平手,应比较可信。而且这大概也是目前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的总态势。

  美国在希拉里任国务卿时期开始“重返亚太”,中国有些措手不及。东海和南海的潜在争议点相继浮上水面,背后都有美国怂恿的影子。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不仅行动尺度大,而且对华态度相当嚣张,联合形成了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

  然而经过这几年,中国周边局势的“失控感”逐渐收窄,有了条隐隐约约的分寸线。在钓鱼岛方向,中日在相当危险的游戏中都表现了控制军事冲突风险的意愿,东海上空虽然回荡着各种激烈言语,但中日双方面对战争风险的真实冷静也在增加。

  在南海方向,中国遏制了菲越围绕争议领土和海洋权益肆无忌惮挑衅的势头,这导致了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围攻,但南海地区的局面也逐渐有了新的稳定,中国的主动权明显更多了。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第一波能量已经释放得差不多。它们包括美国“重返”这一地区与一些国家希望美“平衡”中国崛起愿望的契合、美国实力所吸引的信任感,以及域外大国的天然优势等等。这个阶段美国行动轻松自如,中国则下了些力气,但结果是双方都不能无限制地推行自己的战略,这大体是个平局。

  究其原因,美国有一些突出长项,比如军事力量强大,有盟国做战略支撑点等。但中国经济影响力占优,地区内友好国家很多,可以说,美国的“强”被中国的“近”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掉了。如果现在强迫东亚国家在中美之间站队,那么结局是很不确定的。对大多数国家来说,站在中美的中间位置上最符合它们的利益。

  因此有了最初的得分之后,美国要想继续在亚洲为难中国,决不会像过去几年那么容易了。它再往前走,就会同中国的反弹一样吃力。如果中美围绕南海升级彼此之间的竞争,双方都将被迫投入大量资源,蒙受它们未必心甘情愿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周边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环境。这些都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亚太再平衡”是为了保持自己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是美国次一级的核心利益。中美都会考虑双方一旦放纵对抗的最坏情况,从而考验各自坚持立场的决心。应当说,中国的决心要高于美国。

  此外,中国仍在高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却相对衰落,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长每隔几年就能有一定感知。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美国的全面优势正在消失。

  中美在南海的“平局”会持续很长时间,它的大走向对中国是有利的,对中美理顺彼此的战略态度则是一个机会。美国应冷静下来,不再在南海、东海不切实际地算计中国。美国搞不起围堵中国的“统一战线”,这就像中国无法动员东亚国家一起把美国势力从这一地区赶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