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发现“氧气起源”新机制

08.01.2016  12:58

显然这些氧气不可能是通过现在所熟知的光合作用而来,那么它来自何方?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善喜教授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早期地球氧气产生的全新机制,研究论文1月4日发表在《自然化学》上。

据了解,在早期大气环境中,存在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电子。田善喜研究组提出,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获低能电子,而后可能发生两种解离反应,即产生碳原子负离子和自由氧原子或者氧分子。他们利用自主研制的负离子速度时间切片成像谱仪,检测到了上述两个反应,并发现在特定的能量范围内才能有效产生氧分子,而且作为反应产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结合产生氧分子。

低能电子贴附或捕获”过程对星际化学成分的演化至关重要。田善喜研究组认为,“电子贴附解离”对原始氧气起源的贡献,可能较以前公认的“三体复合反应”和新近发现的“光解反应”过程更为重要。这一发现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人们对“星际介质化学反应”的认识。( 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