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试行春秋假”引热议

24.08.2014  20:11

  昨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情况下,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放假安排。由此引出的一则“中小学可试行春秋假”信息,让众多家长颇为关注。学生若真的放假,家长是否有时间陪伴?这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会带来什么影响?对此,我省教育部门表态,假期增加有利于减负,如果教育部文件一旦下发,我省将会积极推进和实施。

   家长大人不休息,春秋假成负担

  根据《意见》,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秋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得知中小学生试行放春秋假的消息时,省城市民曹女士一阵激动,不过很快被爱人泼了冷水:“你能休到假陪孩子吗?”

  曹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单位不允许请年休假,这个暑假相比其他孩子能到各地游玩,她只能利用周末,带孩子在合肥周边转转。放春秋假是好事,“但如果家长的假期不能落实,春秋假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

  记者随即采访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于放春秋假,大家都持赞成态度,不过却各有担忧。其中,小学生家长大多表示担忧,如果自己不能请假,孩子没人陪,安全成了问题。最终,孩子可能因无人看管,只得送往培训班,春秋假将落了空。中学生家长顾虑的是,放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从现有政策来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放春秋假。一旦放假,学生可能要找时间补课,而这也是一种负担。

   学校教学受影响,放假时间难定

  除了学生和家长关心春秋假,学校也颇为在意。放了春秋假,学校要重新调整学业,未上的课程是否要补成了难题。

  省城一位初中教务主任谢老师告诉记者,合肥的学校有时会有修学旅行,一般占用一至两天。由学校带队出去边游边学,这也是在培养综合素质。如果假期较久,则会存在课程调整问题。“小学这方面压力还好,但初高中学业负担较重,一周假期可能会打乱教学。”谢老师说,有的学校课程安排不过来,可能会通过其他时间段来弥补。“但现在严禁额外补课,很难从课堂外找到合适时间。”谢老师认为,如果真要放春秋假,必须先将补课问题明确下来。

  采访中,一些教育界人士分析,从目前国务院下发的《意见》来看,春秋假其实是为了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即要和家长的假期配套。但每个家长请假日期不同,放假日期可能面临“众口难调”的问题。此外,如果不是政策规定,由学校自行掌握放假,一些学校可能迫于教学压力,不放假或者少放假,直至最终取消放假。

  教育部门支持春秋假,具体措施待定

  对于放春秋假,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缪富国表示支持。他告诉记者,我省学生只有寒暑假。春秋假这一新鲜事物,对学生课业减负有一定好处,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从目前来看,推进春秋假的一个阻力是教学管理任务的安排以及学业问题。“目前只是一个《意见》,不可能立刻推行。”缪富国表示,春秋假怎么放,什么时间放,是全省统一还是各市决定,放假后的学习和管理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需要细化。一旦教育部下发相关文件,我省会制定具体措施来保障这一新政实施。

   【他山之石】

  北京杭州已尝鲜春假

  目前,国内有的城市已经尝鲜“春假”。去年3月,北京五中分校率先决定,3月29日给全校学生放一天“春假”。校长杨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孩子们能用春假走进大自然。遗憾的是,这次放假在家长那里却不“讨好”。放假当天是周五,很多上班族家长请不到假,没法陪孩子远足。最终,五中分校大多数班级的春假,由老师带着去春游。

  今年,杭州市中小学在全国率先试行放春秋假:在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前提下,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两假期。改为一学年两学期四假期,实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春假时间为“五·一”节前后两周;暑假从7月中旬到8月底;秋假时间为11月的第一周;寒假时间为三周左右,即农历除夕前5天和除夕后15天。

   短评

  如何放春秋假是一个社会问题

  尽管施行春秋假有很多好处,但在没有解决众多争议前,仍需缓行。要解决这些争议,必须把春秋假当做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

  首先,从上到下要做好大人和孩子放假的衔接,才能使春秋假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要解决学考评价机制,让学生和老师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才会摆脱老师在假期布置海量作业的阴影。最后,做好放假时间的全局安排,把最适合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能以最好的心情、最好的状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中小学生春秋假在我国当前还属于新鲜观念,不能盲目喝彩或者急于否定,要做好调研论证,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符合学生的成长学习规律,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