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专题三——主题报告
11.12.2014 14:4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014 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花卉产业发展 曹 立 现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实际上进入了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状态,我们要用平常心态来看待这种变化。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而花卉产业在近年来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也会迎来新机遇。 新常态具有4个特征。一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档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 二是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三是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实际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机遇,所以我们发现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也有很多亮点。 平稳运行 速度稳、就业稳、物价稳,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GDP增速7.4%,属于全年目标7.5%左右的合理范围。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超过去年同期,已完成全年预期任务的70%以上。从“区间上限”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2.3%,离全年3.5%左右的预期目标尚有一定空间。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增产47.5亿千克,同比增长3.6%,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稳中有升 经济增长正呈现出企稳向好的迹象。从一些先行指标和实物量指标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长状况比一季度有所好转。发电量、货运量等实体经济指标增速也在回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止跌回升。出口扭转一季度负增长的格局,5、6月份大幅反弹,订单也在增加。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达到51%,连续4个月回升。 稳中有进 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简政放权深入推进,上半年取消和下放了145项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关注度高的行政审批等事项。3月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上半年总计达到593.95万户,服务业企业比重超过70%,有力带动了创业就业,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指标也是不错的。美国一季度负增长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美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从最初2.8%先后两次下调为1.7%;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0.9%,二季度已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日本一季度表现尚好,但二季度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新兴经济体中,一季度印度增长4.6%,巴西增长1.9%,俄罗斯增长0.9%,二季度整体增长仍不乐观。 二、 中国经济发展新方位 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从国内看,国内经济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结构问题等深层次矛盾凸显。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期,即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存在投资需求弱和地产形势堪忧两大隐忧,同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存在很多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广阔空间,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只有53.73%,距离70%还有若干个百分点。其次,“四化”同步的巨大动力能大量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同时人们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消费升级具有庞大市场。此外,还存在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等有利条件。 三、谋划经济发展新思路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4年是大改革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稳”与“改”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改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014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改革、产权保护。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在财税体制改革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在金融改革中,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 在产权保护改革中,制订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订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具有3种常规路径: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即产业内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即沿产业链升级。三是创建新兴产业,指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制造业正在朝着绿色化、精致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人类的制造业可以分为少量定制、少量标准化、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大批量定制化和个性化量产5个阶段,其中个性化方向是很重要的。 内需——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消费需求,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为了促进信息消费,我国已制订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宽带普及率增加1%,就业率就上升0.2%~0.3%,而且宽带创造了新的就业模式。通过网店进行销售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扩大内需还需要进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人均收入翻番,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仍存在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不高、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把花卉产业放在突出地位加以发展;建设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加以发展;促进绿色增长,需要充分发挥花卉业的重要作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发挥花卉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扩大国内需求,需要充分发挥花卉业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需要发挥花卉产业比较效益高的优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发挥花文化源远流长和底蕴深厚的优势。(本文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区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国内外主要商品花卉品种创新进展与趋势 张启翔 花卉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花卉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 一、 花卉新品种培育的紧迫性 2013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达122.7万公顷,花卉销额达1288.1亿元。但花卉品种创新的能力还比较滞后,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切花、盆花、球根类品种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总的来说,与世界花卉园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创新能力方面还相当落后。1999~2014年7月,我国农业部共受理申请花卉新品种保护877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51个。1999~2014年7月,国家林业局授权753个新品种,观赏植物授权441个。另外没有列入名录、没有申请保护、仅在学术刊物发表或通过专家鉴定的品种有1000多个。市场上的主要切花品种月季、百合、非洲菊很多仍是国外保护品种。新品种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 国家林业局授权的新品种主要是木本花卉和园艺绿化树种,如蔷薇属、芍药属、杜鹃花属、木兰属、含笑属、丁香属、山茶属、梅花、桃花、连翘、槭树、女贞、卫矛属、石楠属、刚竹属、枫香属、木犀属、拟单性木兰等。农业部授权的新品种都是草本花卉,集中在菊属、花烛属、非洲菊、百合属、石竹属、兰属等。其中授权的151个新品种并不全是中国的,约有60%的新品种来自国外。以世界第一大切花和庭院花卉月季为例,2013年有两批获得授权,第一批有32个品种获得授权,其中国外20个,国内12个,分别占63%和37%;第二批有26个品种获得授权,其中国外17个,国内9个,分别占65%和35%。这些国外的月季品种主要来自法国玫兰公司、德国罗森坦图月季育种公司、荷兰彼德.西吕厄斯公司、意大利LUX公司等。国外公司品种保护意识越来越浓,目前正在不断增加市场上一些主要切花品种的申请。 总体来说,我国的花卉育种存在很多问题,如育种基础研究力量薄弱,育种效率低;缺乏长期育种科研的基地运转和经费的支持;缺乏突破性的商品品种;国外对中国的品种保护力度要求加大,贸易壁垒使得我国花卉产业受到更严重的挑战等。说实话,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而花卉育种没有10年的时间,根本培育不出一个好品种,即使是花了30年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也不一定在市场上受欢迎。现在世界上占有领导地位的花卉育种公司,没有一个公司成立时间少于40年,都是家族式公司,都有长期的育种历史。所以育种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二、国外品种创新情况 以家族企业和育种公司为代表的欧洲和美国育种能力、育种资源、育种技术不断提高,每年都能推出大量突破性的新品种占领市场。欧洲的几个国家,特别是切花和盆花育种能力比较强的国家如荷兰,每年推出的新品种在900~1100个之间,德国也有700~800个。而在1999~2014年的15年时间内,我国推出的新品种不到2000个,与国外的差距非常大。和我国一样,现在国外育种大多也采用人工杂交的传统育种方法,分子等高技术育种刚刚开始,但由于他们掌握了大量优良的遗传资源,坚持长期育种,很多以前加入UPOV78版的国家现大多加入了91版,加大了品种保护力度,再加上他们的品种测试技术先进而规范,所以欧洲国家的育种创新能力比我们强很多。我国现在加入的还是UPOV78版,目前业界要求加入91版的呼声很高,估计几年之后我国也会加入91版。加入之后会更好地保护新品种权人的权益,更快地推动新品种的发展。 以月季、菊花、百合、非洲菊、康乃馨、大丽花、常绿杜鹃、映山红8种切花与盆花为例,2013年8月UPOV数据显示,这8种花卉授权新品种共计35725个,其中月季20311个,菊花6481个,百合3708个,非洲菊1945个,康乃馨1622个,大丽花707个,常绿杜鹃729个,映山红222个。而我国10年时间中切花和盆花只有500多个新品种。花卉育种业发达的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美国有23531个现代月季品种申请保护,其中英国5387个,法国5078,荷兰4771,德国442,丹麦3997,美国3856。这些品种中,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突破性品种有很多。虽然我国已获得授权的月季新品种有五六十个,但真正有突破性、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极少。在新品种培育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三、我国花卉品种创新进展 近几年我国花卉新品种培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有名字的花卉科研创新育种团队有43个,其中北京在2006年建立了20个育种创新团队,有15个花卉创新基地,涉及百合类、牡丹类、菊花、月季、兰花类、彩色马蹄莲、红掌类、花灌木、露地草花、观赏草共10类花卉。在近8年的时间内,北京投入育种经费2800万元,获得新品种(品系)97个,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有51个,获得良种审定的品种有49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浙江省有科研育种团队18个,涉及包括栾树、苦槠等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乡土植物在内的近20类浙江优势花卉。浙江已投入育种经费4500万元,获得了一批新品种与新品系。我国的一些花卉企业自己建立的育种团队有15个,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北京等省市,每年培育的新品种约有80~100个。对花卉育种工作来说,10年的时间只能说刚有一点成效,20年以后,就会不断地有新品种问世,可以肯定地说,30年或40年以后,我们国家的新品种在世界上绝对是排在前列的。 梅花、牡丹、菊花、荷花、杜鹃、兰花等传统优势单位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育种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研投入的加大,很多单位的育种工作呈现出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以梅花为例,谈一谈育种的基本思路。梅花育种的目标是要培育出一批能在“三北”地区露地越冬的抗寒梅花品种。首先我们收集整理了全国梅花种质资源,从中选出梅花品种与李属抗寒的山桃、山杏进行杂交,得到远缘杂种果实,通过早期胚拯救,得到远缘杂种种苗,对其进行DTA分析和NMR分子标记,得到抗寒梅花品种。这些梅花品种虽然抗寒性增加,但并没有香味,叶片也与山杏类似。于是再将其与梅花进行多次回交,最终得到了抗寒香花品种,并进行区域试验。经过25年的努力,梅花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了一批能在“三北”地区露地越冬的抗寒梅花品种。为了减少今后梅花育种的盲目性,我们还必须清楚控制梅花重要性状的基因有哪些。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梅花全基因组测序及精细图谱构建,已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梅花有花香,而其他李属花卉没有;为什么梅花很早就能开花,而其他花卉不行,其原因都是由一些重要的基因在控制。这些工作为后面的育种打下了基础,能将育种效率至少提高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所以分子育种是将来育种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对提高我国花卉育种水平的建议 首先必须有长期育种和研究的思想。2008年我开始做报春花的育种,6年时间过去了,虽然现在花色已很漂亮,花期长达3个月之久,但花形散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任何花卉哪怕是草花的育种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要加强资源研究、评价与创新,建立育种团队,要有稳定的育种方向,建立管理水平较高的基因资源圃,政府也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还需要加大花卉产业技术联盟中产学研合作等。 注重并着力研发功能性花卉,培育新品种。要选择和开发抗空气污染的树木和花卉。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在《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有7个。也有报道称,世界上20个最污染城市中,中国有16个。现在北京70%以上的银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北京的很多行道树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要加大生态功能性植物综合评价与筛选。评价筛选高生态效益树种,为节约型、宜居园林建设提供材料植物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开展植物净化PM2.5的机理能力评价;加大城市非生物逆境植物抗寒、抗热、抗旱、抗盐能力的评价与筛选。 着力研发并应用无次生灾害的树木和花卉。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植物次生灾害,如北京的春天飞絮等,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着力研发耐旱、耐盐碱树木和花卉。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108个城市严重缺水,136个城市已经发生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占我国10%国土面积,盐碱地面积已达百万平方公里以上,所以我们应筛选和定向培育耐旱观赏植物。 着力研发与人民生活切实相关的花卉类型和品种,如保健花卉、室内弱光花卉、室外优良开花地被和长花期花卉以及彩叶植物等多年生花卉、观赏针叶树、芳香花卉、盆栽组合、室内装饰花卉资源型衍生品等。(本文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我国观赏苗木产业现状和趋势 郑勇平 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生产面积近2000万亩,产值约1200亿元。花木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超大型”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急需实现产业现代化。 一、产业现状趋势的研读 目前我国花木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卖难、买难”,好产品太少。不论苗木走进城市、乡村,还是花卉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都面临“卖难、买难”的问题。企业拼命地生产,就想卖个好价钱,然而往往遇到卖不出去的尴尬;设计方、施工方却常常陷入买不到好产品的苦恼中。要实现让花卉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需要生产出大量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产品,但以我们的十大民族花卉为例,真正高品质、漂亮的产品太少。产业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快新品种培育。 好产品太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发展快了,规模大了,单位面积效益低;二是品种多了,扩繁行了,产品定位不明确;三是产量上了,株数多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四是设备添了,设施好了,生产技术不配套;五是企业多了,人员增了,复合人才太缺少;六是需求多了,要求高了,各类产品欠艺术。 目前,我国花木业平均单位面积效益为每亩6000元,是农业产业领域中效益最高的产业。然而,这个数字仅限于生产质量一般甚至较差的花卉苗木产品,生产质量高的产品效益远远不止这些。就花木产业而言,我们的单位面积效益较低。在绿化水平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与日本、美国、欧洲国家差距较大,所以目前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面积大,而是质量差。 在品种上,虽然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但与国外仍然相距甚远。在美国、欧洲的主流市场,每天可以买到的品种、产品约2.5万个,而在国内,经过生产领域的品种不超过4000个,不到国外的五分之一。此外,产品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农户盲目种植小苗,是种成球形、圆柱形还是自然形,没有生产计划。再如目前樱花苗木都是1米定干,但这样的产品非常不适合做行道树。类似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产品质量差、产品定位不明确将直接影响销售和产业的良性循环。有的省份苗木面积已发展到几百万亩,但有三分之二的苗木没有销售掉,这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事情。 花木业在生产设施、设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统计数字,目前我国智能温室面积已达3.5万公顷。但生产技术不配套的问题又突显出来。全年满负荷运载、种植单一品种的温室面积较少,产品竞争力较差。 国内的苗木种植户目前有10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480万,这是很庞大的数字。但从业人员中复合型人才较少。花卉苗木是跨学科的产业,要把商业、科技、艺术、文化、金融产业结合在一起,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 此外,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市场对花木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不论观赏苗木、盆栽花卉还是鲜切花行业,都需要明确分工,不能跟风种植。比如月季有2万多个品种,你生产白色的,我生产红色的,可以做的品种有很多。行业需要正确的引导。在一些苗木主产区,往往80%的产品都集中在某几个品种,如香樟、桂花等,仅一个品种就占15%的份额。虽然是好树种,但不能大家都来种。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统计数字,告诉从业者目前的品种结构,积极引导生产,进行差异化竞争。 二、我国花木产业总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稳中有降,客户要求不断提高,流行品种快速增加,栽培技术升级转型,产品规格需求趋小,行业整合迫在眉睫。 近两年苗木销售形势并不乐观。今年下半年,许多规划好的项目迟迟未开工,以致苗木滞销。去年与2012年相比,销量明显下降,今年的销量可能比去年还要差。行业需要拓展大众消费,更需要积极引导。从长远发展来看,不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公民生活质量需求、城乡环境改善、国土绿化保护等都需要大量花卉苗木产品。目前我们要控制苗木规格,反对从森林、自然景观中把大树移植出来,干径12厘米、15厘米的苗木就完全可以应用到工程中,这样可以降低绿化成本。目前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把土壤环境改善好,把水肥质量提升上去。 行业整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民间成立苗木联盟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在不久前,100多家生产规模5000亩以上的苗木企业聚集在一起,探讨能否成立一个有组织、有分工、有侧重的行业大联盟,大家抱团发展。 三、产业追求的目标和突破重点 花木产业的发展有五大目标,即单位面积效益好、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流通性能好、产品使用性能好、产品社会效益好。具体表现在年产值高、净利润高、现金流好,品种新、抗性好、艺术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易运输、损耗少,观赏性和功能性较强、受欢迎度高,生态功能好、易养护等。 突破重点主要涉及产品、企业、产业3个方面。产品需要有新品种、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艺术定位。企业需要与资本对接,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优势产品的规划策划、主营业务优势的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合作共赢思维的开放等方面不断加强。产业则需要在产业公共平台的建设、产业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政府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消费市场的引导、产业规模整合的启动等方面不断完善。其中,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连锁销售、流通物流、网络信息、人才培训、应用推广六大平台,而这些平台需要由政府牵头,单靠企业的力量难以完成。在消费市场引导上,也要加大力度。我们曾在杭州做过花卉方面的调查,95%的人不知道仙客来是什么。花卉的普及需要行业人士和媒体的大力宣传。 花木行业迫切需要寻找需求、创造需求、满足需求、超越需求。花木行业是个不成熟的行业,当前的形势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极佳机会,已倒逼行业按市场需求发展,同时也是优势企业发挥优势的时候。 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则包括产销分离、产业链分工协作、产品订单机制的建立、销售连锁平台的建立、产业合作社的问题、集团化企业的优势、PPP模式的推广应用等方面。而行业人士也应该树立基本的商业意识、客户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借力意识和人才意识。 四、行业升级和发展方向 我国花卉苗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品种化技术、容器化技术、基质化技术、标准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生态化技术6个方面。其中,品种化技术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我们要尽快满足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几个发展思路。一方面,不反对拿来主义。国外有许多成熟的优秀品种,如果适应我国的环境,大可以发展应用,先把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打扮漂亮。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有自身的特色,加快原有品种的育种速度是重中之重。在我国,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已经适应当地环境的原始树种有很多。我们可以将这些原有资源先利用,再提高。最终,不论是引进的品种还是自主培育的品种,都要扩大产能,为园林绿化服务。比如森禾选育出的红叶枫香,就是从原始枫香树种中按颜色、分枝、粗细等方面选育出来的,如果生产出100万株,城市绿化将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品种创新上,产学研要有所分工,齐头并进,这样才能促进花卉苗木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作者为中国花卉协会观赏苗木分会会长、浙江森禾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花卉文化喜相逢 滋润寻常百姓家 ——中国花文化及其产业发展 周武忠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也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 一、中国花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花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自然的花卉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花文化内容:花市,花展,花节,直接表现或描绘各种名花异卉的琼姿仙态之美,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介绍古今名人赏花赞花或育花的种种趣事;以花为题,借花传情,如花语等;介绍花卉栽培的知识,信息,经验以及科学新方法,新技术等;花卉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应用;花卉旅游。 1 、花文化研究 我国的花文化研究主要有4方面:花卉研究,是对花卉生产本身的研究;花文化研究,是人类对花卉态度的研究;花文化研究方法,有描述性、实证性等方法;花文化研究队伍,目前主要是高校老师,特别是研究生比较多。 2 、我国花文化研究 花文化研究又分为总论性研究、分论性研究、食用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其中总论性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花文化框架体系的构建》、《插花艺术》、《中国花文化的特征》、《花文化的起源与形成》、《中国花文化中体现的植物自然属性及其发端的人文内涵》、《中外花卉文化比较研究》、《对上海、南京花卉消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等。分论性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梅花文化》、《兰花文化》、《菊花文化》、《荷花文化》、《茶花文化》、《桂花文化》、《桃花文化》、《杏花文化》、《海棠文化》、《竹文化》、《“四君子”(梅、兰、竹、菊)及其文化内涵》等。食用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的食花文化及其产品开发研究》、《食花文化》、《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食用花卉现象》、《滇西大理白族地区的食花文化》、《云南思茅的食花现象》、《民族植物学》等。花卉旅游研究的代表作有《花卉的旅游审美》、《云南花卉产业与旅游》、《河南花卉产业与旅游》、《茶花文化旅游》、《兰花文化旅游》、《梅花、荷花、牡丹、芍药、桃花等传统名花在节事旅游和旅游景区形成中的重要性》等。花卉与旅游相结合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 3 、花文化理论研究 目前,花文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总论性的研究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花卉文化研究体系;而花文化的分论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名花的研究,其中对梅花、兰花、菊花、荷花、牡丹、山茶、海棠等研究居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密切关系。 4 、花卉应用研究 花卉应用研究以花卉食用和花卉旅游为代表,已形成了花卉食用文化与花卉旅游文化。而对于花卉食用的研究多以少数民族的食花习俗作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食用花卉的开发利用方面。花卉与旅游的结合多以举办花卉节庆或会展的形式来吸引旅游者,达到增收、提高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是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方面理论缺少研究深度和高度。 二、未来研究趋势 现有研究多从文学、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探讨花卉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等问题,很少从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方面探讨花卉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以科学有效的定量与定向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从人的心理习惯和生活规律方面研究花卉的文化价值将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 目前对于花卉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在宏观的经济产出思维束缚之下,采取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方法,而对于花卉的精神价值创造研究还不多见。将来的研究会朝着更加关注花卉文化对于人类生活的精神影响和精神价值的创造方向发展。 在花卉消费的研究方面,还需要加强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了解花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将来可以开发的新应用领域。尤其是花卉旅游是将花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内涵相融合,并且可以结合花卉食用文化进行开创性开发利用的领域,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目前还没有正规的关于花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应成立研究机构,出版机关刊物《中国花文化》,并在条件成熟时设立中国花文化研究基金和花文化奖,以提高人们对我国花文化的认识,直接培育和弘扬花文化,使花文化不断得以振兴。 三、文化产业蓬勃兴起 花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各方的关注。2013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由中国花卉协会组织编制的《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着力构建先进的花卉品种创新体系、完善的花卉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发达的花卉生产经营体系、高效的花卉市场流通体系、健全的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繁荣的花文化体系。《规划》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00个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 2013年8月24日,在第八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暨2013年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开幕式上,广西横县被授予“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把“中国茉莉花之乡”—广西横县作为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目的是推动横县茉莉花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花文化和花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建设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积累经验。 花文化的重视和发展,直接带动了花卉疗养、花卉餐饮等产业的蓬勃兴起,花文化的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最有生命力的“绿色朝阳产业”之一,它也是实现文化、休闲、生态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体验经济”、“生态经济”、“休闲经济”等新理念的有效途径。 促进花文化及产业发展,可以做好品牌花卉产品的培育、休闲养生、花卉美食、花卉美容美体、花文化节庆、花文化博物馆等方面的文章。如何利用好花文化这张牌,助推花文化产业,以下以“扬州万花园”为例进行分析。 扬州万花园依托瘦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成了以花文化为主题,以及挖掘和体现扬州特有的花卉文化的区域,具有花事、博览、观奇、体验、智趣、休闲、教育、生态、娱乐、审美十大功能。该园强调“万花”主题,在塑造群芳竞秀氛围的同时,多方位展示花与国家、花与城市、花与名人、花与诗词、花与民俗、花的寓意等花卉文化;设置了花卉美食馆、美食主题体验区、美食纪念品销售区、花卉民俗馆和花卉养生馆等功能馆。 花卉美食馆 花卉美食馆又分为花卉食文化、食用花卉百科、花卉精品菜肴、花卉风味小吃、花卉特色饮品5个展区。我国花馔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习惯,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唐宋时期,食花之风盛行于皇室。宋代林洪花馔专著《山家清供》问世后,花馔逐渐传入民间,至今盛行不衰。此外,世界各国均有深厚的食花文化。花卉食文化展区主要展示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悠久的食花历史和食花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并收集各类影视剧中涉及花卉美食的片段制作成纪录短片循环播放,吸引游客注意力。 食用花卉有很多,目前常用的就有50多种。食用花卉百科展区主要选择了常见食用花卉。对每种食用花卉的介绍又分为3个部分:便于识别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食用部分和食用方法。同时对食用花卉配以能反映其形态特征的彩图或黑白线条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花卉菜肴至今已成为许多地方特色,比如广东的“菊花龙凤”、“芋花烧茄子”、“菊花鲈鱼”、“桂花汤”,上海的“玉兰鱼片”、“霜打玉兰”、“桂花栗子”、“菊花糕”,山东的“桂花丸子”、“茉莉鸡脯”等,都是各大菜系的“名菜”。花卉精品菜肴展区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介绍各种花卉精品菜肴的典故、菜品特色和制作方法,使游客对菜肴产生一定的感观认识。 花卉不仅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还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花卉风味小吃展区主要向游客展示花粥、花点心、花汤等各类花卉风味小吃,使花卉美食更具有普及性。 花卉是制作药茶及保健茶的良好原料。花卉特色饮品展区主要向游客展示介绍各类花茶、花酒和花卉饮料,集常识介绍、产品介绍、产品展销于一体。 美食主题体验区——该区主要邀请名厨、名师与游客进行互动,具体设置花卉美食现场教、花卉美食亲口尝、闭幕庆典百花宴、花卉美食创意亲子大赛、花卉美食亲手做五大环节,让游客亲身体会花卉美食的制作过程,并亲自参与制作。 美食纪念品销售区——该区主要展示销售与花卉美食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如花卉食谱、花卉食用文化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各种花卉美食特产等。 花卉民俗馆——我国人民始终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甚至把自然中的花草予以人格化。人们心目中的种种花草的形象,如发财树、长寿花、幸福树、勿忘我等成了幸福、吉祥、长寿的化身,加上各种花草本身的实际功用,便很自然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等产生了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就在民间社会中积淀成为民俗。花卉民俗馆一方面要使参会嘉宾了解到与花卉相关的民俗,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当前游客的心理,增加互动环节,让嘉宾现场感受花卉民俗的氛围、制作工艺等。 花卉养生馆——古人云:乐花者长寿。当人们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游憩,心理上和精神上都会产生美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消除脑力紧张和疲劳,使身心得到恢复,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花卉美容养生。花卉是香水及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本区在现场示范了一些花卉化妆品的美容美体功效及作用原理讲解,以及制作工艺的展示介绍;展示简单美味的花卉美颜餐烹调;介绍和展示花卉外用保养品的选择、美容产品介绍;常见的不同花卉的美容功效的简单介绍。 花卉保健(“香花疗法”)。塔吉克斯坦最早开展花卉疗养院,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理选择不同的花卉,用花香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性功能障碍,收到了很好的功效。本区主要展示和推介花卉保健产品,比如香包、香囊、香枕。 花卉营养与食疗、药疗。邀请花卉营养师讲解花卉的营养学知识,饮食与养生知识及药疗功效。花卉栽培与养生。“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本区宣传讲解花卉生长习性、栽培技艺及品种选择,现场展示方法和工艺,并让参观者尝试栽培与养护花卉植物。 香花疗法。在中国丰富的花卉资源中,有许多花卉种类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用价值。我国人民用这些药用花卉防病治病,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发挥其康复作用。 四、以花文化引导花卉消费 花文化是花卉消费的主要推动力 推动生产,从引导消费开始。如何引导消费?从产业属性看,花卉业提供的产品既是物质消费品,也是精神消费品和文化消费品。在大力发展花卉生产、提供物质消费品的同时,要通过宣传、弘扬花文化,引导花卉消费,繁荣花卉市场,促进花卉生产。弘扬花文化能更好地引导花卉消费,花文化是花卉消费的主要推动力。 以花文化引导花卉消费,我认为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 、深入挖掘花文化内涵。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呼吁相关领域学者重视花文化领域的研究,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花卉诗词歌赋、绘画、戏曲等花卉文学、花卉栽培和应用史料,深入挖掘我国传统名花的人格化寓意和思想内涵,赋予时代精神,开发与花卉相关的图书出版物以及影视戏剧、音乐动漫等产品,促进花文化产业链发展。 2 、要大力传播花文化知识,普及人们对于花文化的认识。 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积极引导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关注花卉产业,给花文化多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扩大花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要普及推广生日花。根据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其不同寓意,构成花语,以表达人们的某种感情与愿望,让阳春白雪的花卉文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以生日花的形式表达,使花卉更贴近大众生活,能更好地让花卉走进千家万户,促进花卉消费。 3 、积极举办大型花事活动 要积极举办大型花事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扩大宣传、引导消费,深入挖掘花文化内涵。如举办各类花文化节、世博会、世园会、花博会都对传播花文化、促进花卉消费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小型花市、花卉爱好者协会的活动,特别是要鼓励恢复传统的花节,兴办社区花卉园艺中心,在社区构建普及、推广花卉文化的实体平台。 4 、促进花卉产业转型。 目前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不合理之处。发展花卉产业,当务之急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花卉企业以花木基地为核心,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商务,简化购花渠道,积极推动传统花卉产业向现代花卉产业转型。 5 、要加强科研创新,打造精品花卉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探索培育花卉新品种,壮大中端花卉产业板块,努力打造高端花卉中心链条,将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推动花卉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依托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助推产业转型。特别是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以花木基地为载体,打造花卉艺术主题公园或主题景区,开发花卉观赏、游憩休闲、文化体验产业,并形成花卉文化创意和花卉旅游商品设计、加工、销售等花文化产业链。(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系主任、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 产业互联网:花卉领域的领跑者 林小玲 玫瑰美丽,但也带刺。花卉行业是一份美丽的事业,也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云南春舞枝集团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花卉电商领域的优势,并于今年8月25日,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标志着集团“基地+电子商务+花店联盟”的运作模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春舞枝和花卉行业带来巨大的潜力和希望。 从工业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再到正在兴起的数据时代,人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库能够越来越快捷地获取信息。比较这三个时代的不同特征,可以分析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卉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一、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产品体系 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革命。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集合了庞大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网上交易变得十分便利。以互联网为基础,各种网上店铺应运而生。而在数据时代,“云”资源更是汇集了海量数据和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传递信息、购物、消费,各种交易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因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销售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页面设计,用精美的产品设计和贴心的产品介绍,吸引客户的关注。 近几年,花卉行业也开始涉及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电子商务模式。2008年,春舞枝开始创立花店联盟——天下花盟,以特约连锁的经营模式,联合全国各地的会员花店,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大、品牌优势明显的花卉产业终端网络。花店联盟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实现鲜花线上销售,线下配送。O2O商业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线上营销+线下体验”等新型营销手段实现产品交易,还可以维护长期的客户关系。客户营销系统是O2O的核心,利用网路大数据分析客户的购买习惯、消费喜好等信息,更好地用定制化、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客户的重复购买率。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新开发产品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传统消费思维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花卉行业该如何做出思考和改变?首先是实现花卉产品的标准化。从生产端把控住产品品质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拓展销售端,才能提高客户体验的满意度。相信在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花卉产品的标准化进程会加速到来。其次,花卉销售既可以做大众产品,也可以做小众产品。一个网络花店可以只做某一类型的花卉产品,以吸引同一类型的客户。这要求我们的产品设计应以用户为导向,从用户的角度分析用户的需要和喜好。另外,行业要做好花卉产品的消费引导。花卉的产品类型、品种非常丰富,但普通百姓对花卉产品的了解并不多,只能说出常见的几种花卉。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花卉产品推广出去,让消费者更快、更直接地了解花卉新产品、新品种。 二、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产品营销 建立产业互联网已成为行业大趋势。花卉行业需要从产品和用户体验这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以用户需求为主,推广实用、实惠型的花卉产品。另一方面从用户体验出发,细化产品设计、扩大传播途径。互联网思维要求行业增强与目标客户间的互动,从而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 小米手机是国内互联网思维下营销的成功案例。“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最初是针对IT技术人员开发的,后来通过网络扩散到普通大众。在研发前期,小米在互联网上与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了频繁的沟通,很快了解了客户的需求,迈入产品定制阶段。购买用户可以反馈使用信息,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小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产品更新。不间断的线上互动,让小米轻易地完成了互联网传播,“小米是抢来的”几乎成了小米粉丝的共识。用互联网传播替代传统产品研发、用粉丝经济替代传统的供销模式,让小米实现了零渠道成本、零库存和零广告投放。 小米的成功经验,为花卉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思路。利用互联网,网络花店可以对搜索花卉产品的人群进行分类和推送信息。对搜索鲜花的人群,可以推送礼品鲜花、生日用花,对搜索情人节、七夕的人群推送红玫瑰、七彩永生花,对搜索玫瑰花的人群,推送99朵、999朵玫瑰花束、蓝色妖姬等花卉产品。 鲜花消费一直存在节日与非节日销量剧烈波动的现象。为缓解花卉消费节日化的矛盾,今年年初,春舞枝网络花店推出了“花样生活”活动,每周推送一款专为家庭、办公室设计的鲜花产品,并积极传递“鲜花不只是情感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鲜花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后,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为日常消费带来更多订单。活动开展前,春舞枝网络鲜花消费产品的重复购买率为5%~15%,现在的产品重复购买率提高到了35%~50%。更重要的是,节日鲜花消费人群大多是男性,而“花样生活”产品的购买者中女性占了60%,女性成为鲜花日常消费的重要群体。 三、互联网推动整合产业链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QQ群、微信群里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筛选信息。产品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消费者可以便捷地进行产品对比,快速获得更好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花卉产品的销售方式需要提升和改变,从用户角度出发,把用户当成朋友,明白送鲜花不仅是送产品,也是送消费体验。同时,网络销售商也能够获得大量的用户购买数据,用户购买习惯、时间、支付方式都可以被分析,从而锁定产品的目标人群。互联网思维要求行业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和客户打交道,这一趋势不可避免,花卉行业也应该提高对网络时代的敏感度。 春舞枝集团创立时间不久,但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网络时代的行业发展趋势,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不断增强整合产业链的能力。目前,集团拥有花卉基地、花卉深加工、花卉电子商务、花店联盟等板块,将花卉生产、销售、配送、旅游等上下游产业联合起来,为缩短行业中间环节、升级产业链做出示范。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做大数据营销,例如淘宝网进行的同类比价,用户购买了A产品,就推荐用户购买其他更好的A产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花卉行业应当做出调整,链接、整合行业的各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共赢。利用互联网,花卉行业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在购买鲜花的同时,还购买其他鲜花相关产品。未来,产业互联网不仅是提供花卉产品的销售,还提供花卉技术服务、养护服务、使用培训服务、金融服务等,不但能扩大花卉产品销售,还可以从花卉服务上增值。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1.12.201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