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两桐城籍专家榜上有名

01.03.2018  12:32

2月27日,科技部在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经专家遴选、投票,10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进展从30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让人喜悦的是,在这十项科技成果中,第6项“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第10项“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的核心人物吕昭平、程和平都是安徽桐城人。

新一代超高强钢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在“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上,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研究组与合作者针对低成本高性能的目标,创新性提出利用高密度共格纳米析出相来强韧化超高强合金的设计思想,采用轻质且便宜的铝元素替代马氏体时效钢中昂贵的钴和钛等元素,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热处理促进极高密度、全共格纳米相析出,研发出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相关专家介绍,超高强钢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先进核能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发挥支撑作用,而且也是未来轻型化结构设计和安全防护的关键材料。相信未来在航母、大飞机等领域也会有应用。

脑成像微型显微成像系统“看得见”大脑学习记忆等过程

在“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上,北京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和平及陈良怡研究组与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张云峰和王爱民等合作,运用微集成、微光学、超快光纤激光和半导体光电子学等技术,在高时空分辨在体成像系统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技术革新,成功研制出2.2克微型化佩戴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记录了悬尾、跳台、社交等自然行为条件下,小鼠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高速高分辨图像。

此项突破性技术将开拓新的研究范式,在动物自然行为条件下,实现对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多脑区等多尺度、多层次动态信息处理的长时程观察,这样不仅可以“看得见”大脑学习、记忆、决策、思维的过程,还将为可视化研究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