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集体资产“试水”股份化改革

21.12.2014  11:06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村第一个享受到了农村集体资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红利。过去三年,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分红800多万元。最多的一户分到接近4万块钱。

  三年前,童家桥村里开始试点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成立了以破产村办企业厂房为主要资产的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集体财产按照相应规则量化到每一个村民,村民们都成了股东。

  童家桥村毗邻主城区,厂房的物业租赁收入客观而稳定。目前,该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了7000多万元。公司不仅连续三年分红,还投资建设了一个工业园区。

  2014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元年,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努力让农民在农村的“死资产”变为“活资本”,从而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1。

  本月1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透露,有关积极发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即将公布。

  与会代表还透露,改革试点将兼顾东中西不同区域,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县(市)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在2017年底完成。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村、村小组集体全体成员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非资源性资产。后者涵盖集体所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比如村办企业等。

  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变农民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为农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使农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简言之,农民能像公司股东一样获得收益。

  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年底,在全国58.7万个村和497.2万个组中,已有2.8万个村和5万个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量化资产4362亿元,累计股金分红1563亿元,仅2013年当年分红将近300亿元。

  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说,农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比例很低。以重庆为例,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不到3%。在务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推进集体资产改革,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能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他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农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非资源性资产达到2.4万亿元。然而,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由于资产归属不清、管理不严导致的资产荒废和闲置,有不断流失的风险;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各类人群要求参与分配和主张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由于农村治理机制不健全,出现了“小官大贪”的现象。

  重庆九龙坡区金凤镇大盐村2013年6月实施产权改革,全村5000多万元集体资产被折股确定到人头。村名袁明说:“以前村里的资产‘人人都有,人人无份’,资金怎么用,效益好不好,是一笔糊涂账。改革后全村老少都是股东,资产是大家有责任管好它。

  大盐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集体经营收入、支出每笔钱,都要会计解释清楚,算清账目。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于直接“把资产算在农民头上”,同时赋予了农民作为股东,享受分红权利、监督集体资产、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权力,对于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干部说了算”,以及集体共有财产“糊涂账”、流失贪腐等现象将发挥重要作用。

( 来源:新华网  记者:牟旭、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