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日益提升(热点聚焦)

18.11.2017  15:43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事业发展的目光投向海外。这些企业不仅依靠自身优质的产品、技术、经验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更凭借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主动进行媒体沟通而获得好评。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的塑造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整体开放程度加深、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共赢理念不断实践,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有望更加闪亮。

   广泛参与世界经济

  从中国广核集团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建设,到中国联通(俄罗斯)运营有限公司在莫斯科开业;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积极支持当地公共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发展,再到华为、联想、小米、海信、滴滴成为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如今,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之中。 

  1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透露,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单位9112个,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5%,年均收入增长14%,境外业务涵盖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诸多领域。这些让企业在优化生产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从圣诞节的小商品到中国高铁,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酷帅的中国无人机,中国企业砥砺前行,一步步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海外口碑。因此,中国企业要珍惜现在海外形象‘亮’起来的契机,通过一项项优质工程、一个个优质产品、一次次优质服务擦亮企业品牌,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说。

   综合形象不断提升

  如今,中国企业形象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撑。11月17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报道社等机构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17》显示,东盟当中超过54%的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形象给予积极评价,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性价比高的商品、全新的就业机会,并为当地带来了资金。 

  从微观来看,外媒对于中国企业的关注点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的形象。《日本经济新闻》在解读联想集团成为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这一事件时称,虽然联想迅猛增长依靠的是收购,但成功的秘诀则是彻底推行本土化,联想旗下日本法人几乎看不到中国员工。新加坡《联合早报》在评价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时指出,阿里巴巴集团的这一创举缔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王国的新童话,掀起了中国经济新增长动力的新一波热议。 

  事实上,中国企业自身也在努力地塑造着自身海外形象。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介绍,公司近年来主动坦诚地接触海外媒体,尽可能多地为外界提供有效信息,2014年到2016年间答复国际媒体咨询450人次,举办70余次媒体沟通会,初步建立起涵盖60家驻境内和香港的国际媒体编辑记者沟通网络。此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还顺应海外新媒体发展趋势,开通了官方Twitter、Facebook,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入乡随俗更受欢迎

  不过,专家也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非常短,形象塑造也处在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对消费、生产等信息披露较为充分,但对于海外民众关心的其他社会议题关注程度不够,公众沟通能力依然有待提高。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积极响应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号召,深入研究和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强化依法合规、守法经营意识,突出合作共赢,尊重所在国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重视提高当地社会责任水平。”彭华岗建议,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继续参与社区建设,保护当地环境,尊重和维护当地人的合法权益,力所能及地支持所在国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同时重视与所在国相关方和社会各方的沟通,提高与当地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等方面打交道的能力。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过程中,“一大遮百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克服自身治理结构的缺陷对于企业发展及形象塑造十分重要。对此,中国企业应注重整合全球资源,挖掘全球最好的人才“为我所用”。(本报记者 王俊岭)

责编:徐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