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央企资产压缩将成改革新常态

24.03.2015  19:20

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有企业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就是说国企规模与速度不再是主要标准。最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毅指出,要求各级国资委对国企兼并重组,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这不仅意味着国资委职权的调整,亦意味着2015年国资改革将出现重组势头,“虚胖”的央企随着国企分类方案的行将出台,将面临一轮“大瘦身”,央企一定程度的存量资产会被重组压缩,调整结构。
  最近,华孚与中粮、南北车,还有国核的合并,都是改组的例子。我们有理由预期,国企改革全面落地掀起的并购潮及国家战略升级引发的海外并购热将为2015年的并购市场贡献更多高质量的经典案例。

央企重组是一个重要话题,并不新鲜。然而,现在央企整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且今年会上升到异常突出地位。这个问题要从大历史坐标来看。

央企整合是大企业时代的形势所趋。中国内地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数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500强第二大来源地。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兼并重组是目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兼并重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03(年提出央企大整合以来,央企的数字从当年的191(家已经整合到2014年的112家,主要涉及能源、冶金、钢铁、医药、电信、军工、交通、汽车、电子、技术装备、粮油、房地产等行业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有以下特点:关系到国计民生,资金需求巨大,技术要求较高,规模效应明显。通过央企之间的整合,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
  最近,南北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当中国北车等企业竞标阿根廷动车订单时,南车从斜刺里冲出以127万美元的低价介入竞标,结果北车败北,也促使阿方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持有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削价竞争不仅给中国其他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导致这些中国企业的声誉受损。
  除此之外,南北车在国内市场恶性竞争中的疯狂扩张也导致城轨、货车的产能过剩。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窝里斗”现象愈演愈烈。     

央企重组是提高控制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近期重要改革任务。要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就要集聚企业的核心业务,做大主业、做强优势。

央企重组是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国资委的成立,国资委作为政府委托的出资人代表,专门行使所赋予的出资人职能。这其中就包括对所监管的国有企业和资产进行整合与重组。推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重组,对出资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也符合现阶段改革的特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就是要由出资人设计和推动,以出资人的意志为转移,服从出资人的需要。由出资人主导下的企业重组,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同一出资人条件下的资源整合,这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格局下的必然过程。也就是对那些产业链一体、同业性强的企业,应当根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根据产权关系变更的现实,按出资人的要求进行新的更加符合竞争要求和国资监管目标的调整。结果是形成30个至50个投资运营公司。当下提倡国资管理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更加强调资本的流动性,这是以前没有的条件,可能会出现一波比较热闹的兼并重组。
  在全球配置资源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回顾全球经济史,国际市场已出现过五次大的并购浪潮。纵观五次并购浪潮,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一致的,即企业通过并购来获取规模优势或者互补、协同效应。应当要着眼于与跨国公司的竞争,集合我们的优势,尽快做强做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所以,既然是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在不同行政部门隶属下无序竞争,而要按照“从优原则”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重新整合,把优势资源集中于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强优势,做优企业。这里适用的是“新木桶理论”也就是企业不必为接长“短板”而各自打造小木桶,而要把所有木桶的长板和短板进行重新整合,集合所有长板打造一个“大木桶”。同样,集合所有的短板,打造一个“大木盆”其着眼点是提高总的盛水能力。
  目前,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的资源整合就是要加快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形成“四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
  (作者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http://epaper.zqcn.com.cn/shownews-24542-622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