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农民花3万用6个月将农用车改装成装甲车 能发射出烟花

08.04.2015  20:08

石山孜用6个月把农用车改装成装甲车。

这辆装甲车最高时速达50公里,还能发射烟花。

“闭门造车”为圆梦

刘世界家住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赵楼村石山孜,今年35岁,初中文化程度,一直有个梦想:

“我是个军事迷,从小就想当兵。每次看到电视里装甲车呼啸而过,就特别羡慕坐在里面的装甲兵,总想着啥时候能自己也过把瘾。”

回到现实中,他却是个只能驾驶农用车的普通农民,从未亲眼见过正儿八经的装甲车。因此,当他道出打算造一辆装甲车的想法时,大家都认为他“连图纸都没有,简直是痴心妄想”。

在众人的“白眼”下,刘世界说干就干,添置了切割机等设备,又从市场上买来钢板等材料,铆足了劲开始“闭门造车”。

刘世界经营着一家豆腐作坊,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为了圆梦,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电脑里找到很多资料,写了厚厚一笔记本的素材。在脑海里勾勒出蓝图后,他将一辆农用车大卸八块,一块块焊上钢板。

6个月的时间里,刘世界花费了3万多元,对造车方案反复修改。他说,曾因为焊装时溅伤了眼睛住了几天院,双手更是多次被锋利的钢板边缘划伤。

车辆还能放烟花

别管吃了多少苦,当梦想照进现实时,心情总是喜悦的。

在常人看来,装甲车是很难接触到的军事装备,“草根”哪能造的出来?前两天,石山孜逢会,当刘世界喷着“中国维和”标志的装甲车驶来时,他成为满街最耀眼的“明星”。

“维和号”车长5米,高度近3米,重2.8吨。如果您认为它只是徒有外表,那可有点小瞧人家了。当刘世界进入车辆当众演示前,记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眼见为实。“维和号”车身遍布瞭望口,360deg旋转的炮塔上架着炮筒和“机关枪”。而炮筒还有另一个用途——将烟花塞进去,点燃后能打出数十米远。

刘世界摇起发动机,这台“铁家伙”稳稳地上了路。您别说,泥泞、渣土、沟壑helliphellip全路况通行不说,最高时速在50公里左右。

周边居民告诉记者,这几天,每逢乡亲们办喜事,刘世界就会将车辆免费开过去,“噼里啪啦”燃放烟花助兴。

打小就是“发明家”

“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干农活了。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可我一直喜欢搞点小发明。”刘世界告诉记者。

正因为此,附近不少村民家中都有刘世界赠送的蚊香桶:用小号油漆桶改制而成,口部和中间各装了一层铁丝网,能在不阻燃蚊香的前提下,将灰烬充分收集。

刘世界还用板材自制了一架弓弩,一次能连发5只箭头,还有瞄准装置。当然,为了保险起见,箭头只能发射半米远,还没有开刃。

虽然“维和号”已能上路行驶,但刘世界仍在精益求精。据其介绍,为了更灵活的操纵,他准备为“维和号”的炮塔装上电机。如果有充分的资金,他还打算将这辆“草根”出身的装甲车改成水陆两栖型。目前,具体的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成型。

谈及“维和号”的用途,刘世界表示,除了能为周边乡邻的喜事助兴,如果有拍摄影视片等需要,他可以无偿提供。(记者 肖干 实习生 王洁茹 摄影报道)

原标题:古饶农民耗时6个月自费3万元用农用车改装“维和号”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