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词”勾勒合肥发展新方向
国务院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这对合肥来说意味着什么?合肥又如何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协作?与长三角城市同台竞技,合肥如何实现进一步跨越赶超?今天起,本报将开辟“阔步迈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专栏,对上述问题进行解析。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合肥昂首挺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如果说,“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的提出,使合肥发展拥有了不竭内生动力的源泉,那么,跻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则是国家对合肥近年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也是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新方向。
“五个关键词”鼓舞人心
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合肥战略定位有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最重要的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明确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第二,副中心,将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第三,都市区,在国家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合肥都市区;第四,国际化,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合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五,开放高地,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定位说明合肥受认可程度之重,但要想真正‘名副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位参加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的市直部门负责人介绍,市委此时提出“解放思想、防骄破满,拉高标杆、跨越赶超”的十二字要求,既高屋建瓴,又切合实际,展望未来,催人奋进。
机遇和挑战并存
“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该负责人表示,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是当务之急。
被《指导意见》列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与同为副中心的南京、杭州差距却非常明显。据分析,今年上半年,合肥GDP实现2154亿元,只相当于宁、杭的一半。按照常住人口统计,2013年,合肥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相当于宁、杭的三分之二;在人口规模上,合肥市区常住人口不到400万人,宁、杭城区常住人口均超过600万。
然而合肥的优势,同样不容小觑。
“‘十二五’以来,合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领跑长三角中心城市。”有关区域经济研究人士介绍,当前,合肥的经济总量正以每年1~4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缩小与宁、杭之间的差距,相当于南京、杭州的比重分别从2010年的54%、46%提高到2013年的58%、56%。
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使合肥经济“战舰”动力和后劲十足,这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拉高标杆奋起直追
“合肥在很多具体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专家介绍,不管是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打造开放高地,还是提升国际化水平,或者是落实“合肥都市区”这一全新概念,未来,合肥都有很多文章可做,而只有把这些文章做精彩,才能不负国家对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定位的重托。
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防骄破满,不断拉高标杆,进一步强化落实之功,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推进每一个具体项目、解决每一道具体难题上,使合肥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实现更大作为。(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