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走笔:“精准”之中见“精神”

10.03.2016  05:17

  “精准”在全国“两会”上不是新词,却是使用频次较高的热词。从报告文件中的“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到代表、委员发言中常说的“精准有力”“精准到位”,“精准”一词的流行,折射出一种不同以往的精神气质,值得我们探究。

  上世纪20年代,一位著名学者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随着时代变迁,“差不多先生”变成了一个笑话,但“差不多”现象并未绝迹,凡事“差不多”,结果“差很多”,必然误国误民。时代变迁,当“精准”成为一种追求,改变着政府的施政方式,重塑着个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国家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转型。

  “精准”彰显求真精神。何以“精准”?唯有求真。能否做到“精准”取决于我们对规律的掌握程度。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这五大发展理念正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法宝。只有掌握这把“金钥匙”,才能以思想上的“精准”赢得行动上的主动,在新常态下打开发展之门。

  “精准”体现实干之风。如何“精准”?唯有实干。以扶贫为例,以往少数地方“年年扶贫年年贫”,究竟有多少贫困人口也是一本“糊涂账”,这样稀里糊涂下去,猴年马月也不能真正脱贫。中央再三强调“精准扶贫脱贫”,就是要坚持实干为先,回答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问题。只有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以“精准”之“精”打好“攻坚”之“坚”。

  “精准”代表执着追求。“精准”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落实到生产上,“精准”就是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矢志不渝创造“精品”。“工匠精神”追求的就是一种专业、专注、专一的境界。培育“工匠精神”,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精准”之中蕴含非凡“精神”。今天的中国求实求是、求新求变、求精求准,必将在走向“精准”中圆满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史局新开写华章——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专题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吴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