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两会观察:迈向中高端 再塑新优势
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新动能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兴力量加速成长。在新旧动力转换和接续期,省委、省政府作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正深入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
“目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领军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创新人才缺乏等需要破解的难题。 ”致公党安徽省委建议,结合自身优势,优化精选,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进一步加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做好“顶天立地”的文章,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做好“铺天盖地”的文章,着力培育出一大批高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
合肥 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在建设和谋划包括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基板、力晶12寸晶圆制造等3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随着这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产值规模将在“十三五”期间超过2000亿元。目前,我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集中资源、攥紧拳头,迅速做大体量,加速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中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来自亳州的省人大代表朱月信说,伴随经济发展和人们 生活 水平的提高,中药养生保健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朝阳产业。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需要政府聚焦龙头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市场环境营造、创新能力建设、核心产品开发,加大支持服务力度。 “一方面,要继承发扬传统中药技术;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方式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
改造传统产业 焕发经济新活力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传统动能的重要路径。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被列入省调转促十大重点工程。
“老机器织不出新花布,换花样还得换织机。 ”农工党安徽省委员会认为,切实推进我省产业升级,应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需求升级,同时带动投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
以煤炭、钢铁等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全省“调转促”大局。省政协委员曾凡银认为,面对煤炭产业“痛苦”去产能和洗牌期,必须通过加快“调转促”进程,推动资源型城市延长主导产业链条,扩大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规模,才能有效缓解转型发展“阵痛”,避免“矿竭城衰”,真正以“调转促”推动实现“破茧成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很难停下来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在经济下行时,正是制造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大好时机,而那些敢于在此时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大部分在经济转好时能抢占先机,大幅扩展市场份额。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建议,在现阶段,我省应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企业瞄准高端产品,加大技改投入,为抢占先机打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 “要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来自芜湖的省人大代表杨良金认为,应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的大力实施,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从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升级,我省传统产业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补齐产业短板 构建产业新体系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短板”,更是结构优化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随着制造业加快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呈现融合发展,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带动了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民建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倾斜,重点支持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补助,优先安排项目用地等。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剥离外包生产性服务,向研发设计和社会化专业服务发展,促进行业分工细化和提升产品附加值。
来自宣城的省人大代表张秀凤准备在“两会”上提出切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议案。 “面对老龄化持续加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法规,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紧随其后,各地纷纷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陆续出台对应的养老扶持办法。 ”张秀凤说,为促进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大规模养老机构在用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应出台统一的养老设施星级评定标准,扶持重点规模养老机构,打造养老示范品牌。
“新常态下,要在‘调速换挡’中实现‘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必须通过职业 教育 的优化升级,将我省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夯实人才资源基础。 ”省政协委员谈理平建议。
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一致认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安徽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一定会获得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