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李世雄奖获得者】一个新的起点——回访沈玉华、黄志祥、胡舒合

25.12.2014  12:59
 

【编者按】从第一届设立至今,李世雄奖教金已走过七年。对于获奖者而言,李世雄奖不仅是对既有成绩的肯定,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近日,新闻中心组织对李世雄奖教金获得者回访,了解他们近年来在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爱生如子的沈玉华老师

 

教室、实验室、家,三点一线就是沈玉华教授的生活写照。每天晚上,她都会选择备课或者修改学生的论文,摒弃不必要的娱乐活动。“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了这么多年课,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很认真地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科研,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

 


沈玉华老师

 

沈玉华对记者说:“李世雄奖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相较于李老师,总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得了李世雄奖,自然受到了李老师精神的鼓励,无论是在科研还是教学,都必须尽心尽力。”

在沈玉华心中,师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教学方面,能否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在科研方面,是不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在对待学生方面,能不能够做到热爱学生。

为了更方便地同学生进行交流,沈玉华特意在自己的办公桌旁放置着一把椅子,这是她专门用来与学生谈话用的。她还时常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态度温和地指出学生的缺点,防止一个小缺点给他们今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每年教师节,都会有身处世界各地的毕业生为沈玉华送上节日祝福,有短信、有电子邮件,这令沈玉华感到非常高兴。

 

诲人不倦的黄志祥老师

 

当谈及获得“李世雄奖”后的感想,黄志祥教授认为,获奖带给他更多的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他说:“获奖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鼓励,我会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我也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走向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黄志祥老师

 

获奖给黄志祥的动力,在科研方面,他更加勇于挑战与创新,拓宽在辛几何及辛算法方面的研究,在电磁、物理方面他也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方面,黄志祥寓教于乐,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阅读专著和科研期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志祥辅导的研究生这样评价他:“黄老师总是把自己精通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在黄老师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对人坦诚相待。”

黄志祥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从小学到大学,理想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一个人不断成长。而习主席提出的“有道德情操”则是对老师的一个新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学,更要施德。目前社会上关于教师道德的负面新闻比较多,但这只是中国千千万万老师中的极少数例子,绝大多数老师的学术道德、生活作风都是比较端正的,这是一个老师的基本素养。”黄志祥认为,老师最大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学习,也要关心但不干涉学生的生活,保持适当的空间。

 

李世雄奖是我的一个新起点

 

每天早上坐最早的一班校车,提前20分钟到达学校,没有请过一次病假,课余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这就是胡舒合教授每天的生活。

 


胡舒合老师

 

“李世雄老师曾经是我的老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李老师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着我。获奖之后,我把奖金归还给了基金会,希望这笔钱能更好地服务于安大的教学和科研。”30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奋战于三尺讲台,他只希望能当学生的指路明灯。如今,桃李满天下,是胡舒同老师最欣慰的一件事。

胡舒合说,总书记提出了好老师的标准,对他来说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积极为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是胡舒合一直在做的事情。他说:“作为老师,只有自己首先把知识研究透彻,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获奖是我学习、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也以此激励着我要为安大做出更多的贡献。”(学生记者 梁双舟 陶承萍 汪军 王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