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 合肥88家单位“三公”可查
管好“三公”经费、治理“小金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话题 。在我省,各类形形色色的“小金库”资金规模有多大?记者昨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从8月起至10月,我省将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此次专项治理的范围是全省纳入预算管理或有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重点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面摸底全省各地“小金库”的藏身之处。
查什么?专项治理剑指7大块
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我省在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少数单位财经纪律意识淡薄、预算资产财务管理不到位、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奢靡享乐现象由明处转到暗处。
为此,我省将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确保中央八项规定落到实处。
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集中于七大块内容,包括预算收入管理情况,预算支出管理特别是“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管理情况,政府采购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财务会计管理情况,财政票据管理情况以及“小金库”设立情况。
其中,预算收入管理方面,重点检查各单位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等非税收入,未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以及违规转移到所属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单位使用等问题;严肃查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预算支出管理方面,突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的检查。
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采取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时间上看,此次专项治理主要针对2013年以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以及设立“小金库”的有关问题。不过,对于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年度。
第一阶段是自查自纠,即治理方案下发之日至8月25日。这一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组织自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
第二阶段为重点检查,从8月26日起,至9月底结束,由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组织开展,检查对象为有具体举报线索、社会反映比较强烈、日常监管中问题较多、自查自纠不认真的地区和单位。
最后,还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整改完善。专项治理工作基本结束后,省直各部门、各市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于10月8日前报省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链接:我省“小金库”的十大表现形式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
4隐匿会费收入设立“小金库”;
5截留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小金库”;
6截留捐赠收入设立“小金库”;
7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8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9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10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记者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