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预防“烂脚丫”

11.07.2016  11:28

  抗洪救灾中,一名武警战士被水泡得脚板腐白、褶皱纵横的大脚照片,让人看了万分心疼。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长时间泡水时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而造成感染,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发生“烂脚丫”。

  据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曹明华介绍,“烂脚丫”在医学上称为“浸渍糜烂型皮炎”,人们长时间在洪水中浸泡,皮肤擦伤,容易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感染,从而引起“烂脚丫”。该病早期症状是脚趾丫皮肤发白、起皱、发痒、肿胀。症状较重时,可能出现红色疹子或小水泡;病情严重时,会发生水泡破溃、糜烂、流黄水、化脓。如果手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也会发生“烂手丫”,其症状与“烂脚丫”相同。

  曹明华提醒,预防“烂脚丫”的主要方法就是减少下水时间。如果下水总时间不能减少,可采取“间歇下水”,即在岸上和在水中抗洪的人经常轮换,避免连续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上岸后要及时擦干手、脚丫。在水体相对静止的河滨,下午2—5时水温最高,如抗洪工作允许,可避开在此时下水。有条件的下水前可以在脚丫处涂擦凡士林等护肤油脂。如果已发生“烂脚丫”,可在皮肤损害处涂擦紫药水。感染化脓严重的,应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