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出路:国内智能音箱厂家不应急于逐利
前几日,Facebook研发智能 音箱 的消息蔓延开来,引起了业界诸多关注。虽然没有过多的功能介绍,但与其他强调语音的智能音箱有所不同的是,Facebook该款产品更注重图像展示以及视觉交互。相较于亚马逊Echo Show把支持视频对话作为最大卖点,业内猜测,Facebook应该会更强调其智能音箱的社交属性。
随着近几年市场的发酵,智能音箱俨然已成一块引各方垂涎的香饽饽。据了解,自2014年11月亚马逊正式发布Echo,拉开智能音箱市场大幕之后,科技巨头、互联网巨头、技术厂商、内容厂商、传统音箱厂商相继进入智能音箱市场,抢占市场红利,把智能音箱作为家居终端的必争之地。
探索期内的我国智能音箱产业
记者了解得知,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亚马逊Echo为代表的智能助手类音箱,以语音交互技术为重点,成为 智能家居 的控制中心,国内厂商中京东的叮咚音箱,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同属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以内容分享为主的内容智能音箱,将音箱作为音乐、有声读物等流媒体内容的载体,国内厂商以喜马拉雅的小雅为代表。
智能音箱的风虽最先在国外市场刮起,但在国外科技巨头如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近千万出货量的刺激带动之下,我国企业也纷纷逐浪智能音箱风口,只不过我国智能音箱产业还犹如一株初出探头的嫩芽。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智能音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就发展阶段而言,当前我国智能音箱市场处于探索期。
如其他产业一样,《分析》认为,智能音箱也将经历四个发展周期:一,探索期。该阶段,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发展为其爆发奠定了基础;二,启动期。经过探索期对消费者的普及,消费者认知提升,厂商开始探索较为清晰的盈利模式;三,高速发展期。待智能音箱产业引得大量资本涌入,入局玩家大幅提升,产品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智能音箱过渡到高速发展期;四,成熟期。此阶段内,智能音箱业务模式成熟,市场格局稳定,智能音箱进入千家万户。
国内厂商具本土作战优势 国外巨头难进入
众所周知,具备语音交互,可提供内容服务、互联网服务,以及场景化智能家居的控制能力,是人们赋予智能音箱的定义。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音箱相比,智能音箱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其核心功能已不再局限于音乐播放,内容服务及O2O服务,以及对智能家居的控制成为衡量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虽然智能音箱市场的“大哥”是国外科技巨头,并且其已在国外市场战绩颇丰,但易观智库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国内智能音箱参与者更懂“中国话”,中国互联网本土化服务深入,国外巨头难进入。
具体来看,原因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内容方面,国内音乐内容、有声读物等资源丰富,可满足绝大所数人的内容需求;在中文语音识别方面,国内的技术公司更有本土优势,用户体验更好;在服务层面,电商、快递、各大品牌家用 电器 的智能控制系统、地图信息、天气预报、百科知识等各种产业资源掌握在国内互联网服务商和信息运营商手中,国外品牌较难快速整合这些资源;在使用场景上,国内厂商更了解本土用户使用智能音箱的场景、交互习惯,国内基础设施(带宽)等也和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外品牌要进入中国,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
一体两面短板难掩 智能家居入口之说存疑
国内智能音箱厂商拥有本土作战优势,但并非表明其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国内智能音箱产业也存有难以掩盖的发展短板。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我国智能音箱市场面临消费意识薄弱、语音交互技术仍需完善、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智能家居链接标准未统一、生产制造环节基础薄弱、商品同质化严重同时遇服务机器人、 智能电视 产品冲击等困境。
对此,有专家指出,由于与国外厂家企业规模、产业覆盖程度等的差异,国内厂家不应急于做利益划分,而应走联合的道路。
家电产业分析人士洪仕斌称,智能 音响 不仅要实现“听得到”,还要能“听得好”,而目前我国的智能音箱只做到了“听得到”,而要实现“听得好”,需要核心技术作支撑。“就全球而言,智能音箱做得好的是国外企业。从产品的根本来看,中国没有从科技上去突破,而是在应用口子下功夫,但是(在)应用口子(上下功夫)不能学互联网,不能让之虚火盛行。”
事实表明,我国智能音箱产品要实现真正市场化,还有许多路要走,整个行业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我国智能音箱产业的出路在于:音质与优质内容的结合;进一步优化语音技术;扩张产业链与强强结合(市场从业者通过扩张产业链或合作的形式,实现硬件+技术+内容+服务的资源整合,实现生态闭环);完善平台布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针对当前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功能是连接智能家居的入口,“智能音箱抢了 电视 风头”的热议,洪仕斌表示,相较于电视,智能音箱(功能)太单一,它没有办法充当智能家居的端口,“能充当其入口的是电视以及 手机 ,因为它们有屏,具备交互功能,也具备音响的价值及功能属性”。(尹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