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朋友圈的野鸡新闻拉低智商

30.11.2016  16:07

  近来的两条新闻,让我对“朋友圈新闻”又多了几分警惕。

  前几天看一个医生朋友义愤填膺地转了一篇微信文章,称人大某教授嫌排队时间长,在医院耍泼殴打口腔科医护人员。文章称该患者挂号靠后,等待时间过长而心生不满,在医护人员对患者劝慰时被打。文章写得充满正义的火气,满眼是卧槽、流氓教授、不满排队殴打医护人员这样的愤怒字眼。当这篇文章在朋友圈热传的时候,另一方当事人很快通过媒体发声,称因该护士态度恶劣对他呵斥,他才推搡了对方,并非殴打。在患者叙述中,事情完全不一样,是遭遇“恶劣对待”后才发生冲突。

如果听信“朋友圈新闻”的一方叙述,差点就被牵着鼻子走了。双方各执一词,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

  另一条“朋友圈新闻”关于东航,朋友圈日前被这条新闻刷屏了,标题很是惊悚:东航摆渡车险撞飞机——当日凌晨上海浦东机场中一辆满载着近百名乘坐东方航空MU5521次航班乘客的摆渡车,险些撞到一架飞机。当时,摆渡车司机紧急制动,全力踩下了刹车,多名乘客摔倒,其中一名女子受伤比较严重。真是太恶劣了,虹桥不久前刚发生飞机差点相撞事件,怎么浦东机场又发生这么危险的事了?不过东航随后通过媒体回应称:报道失实,摆渡车符合规定。

  虽然事实还需要调查,但从常识和我的经验看,“摆渡车撞飞机”之说可能只是乘客的臆想或媒体的推理——并没有谁拍到摆渡车快撞上飞机的照片,没有谁看到与摆渡车靠近的飞机,甚至根本没有乘客说“摆渡车快撞上飞机”,纯粹是传播中的信息变形和脑补想像,是从“摆渡车突然急刹车”这个信息推理出来的。常坐机场摆渡车的人可能都有过这种被急刹的体验,明明没有飞机,可到某个路口也会按规停一下,因为摆渡车里的人基本都是站着,而且带着大包小包,刹车会产生强烈的反应。东航在安抚乘客、回应质疑、应急反应、人性化处理上确实有不小问题,但“摆渡车险撞飞机”的说法实在不太靠谱。类似这样的“朋友圈新闻”太多了,不得不感慨,有一种野鸡新闻叫“据朋友圈报道”。

  前几天一个朋友还带着对传统媒体充满嫌弃和鄙夷的口吻跟我说:现在发生一件什么事,基本不去传统媒体看了,甚至根本不到门户网站看,直接到朋友圈刷一下,基本不会漏掉什么重要新闻,什么都知道了,最新消息都会被人转到朋友圈。这种过度依赖“朋友圈信息”的新闻消费习惯真的很不靠谱。确实,“朋友圈消息”已经越来越强大,不只是点赞、晒吃喝、自拍、鸡汤、感悟那种社交性信息,新闻分享和信息传播功能日益凸显,但基于朋友圈封闭化、圈子化、社交化的传播特性,“据朋友圈消息”是很不靠谱的,基本对应着“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

  看新闻还是不能省去“正规媒体”这个渠道,朋友圈已经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千万不能被“据朋友圈报道”之类的野鸡新闻拉低智商。

  “朋友圈报道”往往是单信源的(甚至无信源),带着强烈情绪和利益色彩的单方叙述充斥于各种公号文章。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直接引用某个不明来源的网帖,或者某个毫无根据的说法,抑或是某一方的自说自话,很容易迅速占领朋友圈。

  一个开放的空间,会有一种信息自我净化的功能,可朋友圈是封闭的,缺乏自我纠错能力,只会在圈子传播中扩散情绪。涉及医生群体利益的,医生圈子会不顾事实真假,扩散群体的义愤;涉及消费者,消费者很容易形成“同仇敌忾”的圈子抱团,立场高于事实,转发中去扩散不满情绪。所以,看新闻还是得看媒体的专业报道,自媒体、社交媒体之类还是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