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不良资产防范与化解座谈会在芜湖召开
8月8日下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办、芜湖市政府承办、安徽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全省不良资产防范与化解座谈会在芜湖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汪莹纯,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张劲松,省金融办主任周建春,芜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潘朝晖等领导与全省近百家金融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就当下全省金融行业不良资产现状及防范化解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认识风险 防范化解不良资产不容怠慢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8万亿,同比增长35.7%,比年初增加3222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不良贷款率1.82%,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省一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加剧了我省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不良贷款429.88亿元,当年新增73.71亿元;不良率1.73%,比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双升”。
防范风险 安徽创新无处不在
安徽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周建春介绍,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高于全省GDP增速12.3个百分点,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增速最快、贡献率最大的行业,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金融风险上升的现实状况不容忽视。从中国银监会公布数据看,银行业不良贷款已经连续反弹14个季度,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和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仍然在可控范围内。
周建春谈到,我省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有相对独到而成熟的处置办法:
一是政府方面淡化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化干预,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并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支持金融部门按期收贷付息,处置不良资产,维护金融债权。二是银行“关口前移,做好不良资产风险防范工作。三是资产管理公司扮演好“坏账银行“的角色,充分发挥“资产处置”本源功能,打包或单体收购金融和非金融不良资产。
各抒己见 多位专家忙支招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为“新常态下如何防范于化解地方不良资产”专题交流中,来自信达资产、东方资产、国厚资产等多家资产公司及银行业代表与不良资产管理专家,结合安徽地区行业发展实际,共同为安徽省不良资产行业的有序发展献言献策。
“化解不良资产要抓住三个要点”,中国银行安徽分行副行长胡辉说道,即抓源头、化潜在、清不良。在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中,银行要积极要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参与者要实现价值最大化。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彭富强:政府、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开展合作,防范化解风险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银行不能仅仅满足压力测试,找到合理的“化压阀”。同时,要走产业加金融,有效化解,服务地方经济。
对于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毛广玉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风险增大,各地迫切需要有专业机构来处置和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化解和降低金融风险。(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