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成像安检门成为“反恐神器”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研发的国内首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毫米波人体三维成像安检门,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顺利完成安装,标志着国内首次由民航主管部门组织的毫米波安检正式试用。
传统的安检手段,如X射线人体成像,会使人体受到高能粒子辐射,具有累积效应,存在健康安全隐患,使用场合受限;而金属探测门、手持扫描仪等只能探测到金属材质物品,对复合材料、陶瓷、塑料、液体等材质的违禁品不能实现有效检测。安保工作遇到新的挑战。
毫米波安检是一种兼顾安检有效性与人体安全性的新型安检途径。凭借小于手机信号的辐射频率,在1—2秒内实现对衣物下、皮肤上所有材质的藏匿物“透视”,令危险分子携带的任何危险品无处遁形。
故事从2010年说起,安检门项目团队充分挖掘35所拥有的雷达毫米波成像技术基础,突破了毫米波三维人体成像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民品安检设备研发,实现了对人体无辐射伤害的三维成像。该设备具有强大的物体分析能力和图像处理能力,能揭开被其它物体隐藏的可疑物面纱,可以让操作员快速轻易地辨认出可疑物品,可适用于多种安全检查站。该系统利用无害的非电离,能在几秒钟内产生清晰的图像。与传统检测设备相比,该设备不仅可以对传统设备无法检测出的液体、陶瓷、毒品、塑料等非金属物品进行高清晰度成像,同时,物品检测精度极大提高,可以达到毫米级,检测成功率达到85%以上。
在此基础上,研制团队放眼市场,通过多轮的展览和试用,与市场和客户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对样机进行不断改进升级,现已实现全部器件国产化、模块化,提高了成像质量,大幅降低了成本。
项目团队通过对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实现了完备的隐私保护功能,设备只显示人形影像上的可疑物品,不显示任何涉及被检人员的隐私信息;实现了目前同类型安检设备中最高的安检通过率,且被检人员与随身物品安检同步进行,实现了目前同类型安检设备中最高的人体安全性能,设备应用的超小功率电磁波辐射,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其辐射功率不及手机电磁波辐射的1%。为做好市场准入,团队邀请国内权威机构进行辐射量检测,结果显示,其辐射量比普通液晶显示辐射量还低许多。
2012年5月,安检门产品参加北京国际警用装备展;2012年6月,参加新疆安防设备展;2012年9月,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新疆乌鲁木齐机场试用;2013年7月,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及司法监狱防范技术设备展览会……历次的参展吸引了国内安防管理系统、民航系统、警备系统、司法系统等多个系统领域的关注。
目前,该团队先后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累计申请和获得相关专利近30项,产品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的人体辐射安全性检测。安检门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将其打造成“反恐神器”“火眼金睛”,守护公众出行安全。
责任编辑: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