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镇之花船一闹两千年
古镇踩街巡演。 |
肥西三河,是一座有着2600年历史的古镇,由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而来,也因故得名。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镇已具雏形。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和1858年太平天国大败湘军的“三河大捷”均发生于此。悠久的历史使三河古镇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历史文物。如今大力发展旅游的古镇更是声名远扬。对于合肥人来说,三河古镇的景观并不陌生,这次我们就从古镇那些比较低调的民俗文化聊起,比如闹花船。
闹花船以聚人气、福气、财气
日前,合肥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便有三河的旱船,旱船并不稀奇,三河的旱船独到之处又在哪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三河古镇。
古镇上专门用来看戏的万年台目前正处于维修中,这旱船怕是也看不了啦,好在我找到了三河的“活名片”,快70岁的胡益定老人,他是土生土长的三河人,原本是老师,退休后一直致力于三河地区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工作,今年还出版了31万字的书《文化三河》。听说我是来打听旱船的,胡老便急忙纠正,“旱船?我们这都叫‘闹花船’,‘旱船’、‘旱地行舟’这些名字都是有学问的人起的,在我们三河,就叫闹花船,为什么?因为船上坐着的是美女啊,而且这旱船在三河已经闹了二千多年了!”
胡老本人还是三河古镇民间文化艺术团的导演,当地的花船演出都是他组织的,对闹花船的表演形式如数家珍,“闹花船是我们每次表演的压轴节目,我们这闹花船最少7个人,最多11个人,船中间站着一个姑娘或者三个姑娘,船旁边站着四个丫环,最多六个丫环,船外前面一个老头子划桨,后面一个老妈子掌舵,表演的时候,老头子一声‘老奶奶啊,开船了’,表演就开始了,旱船随着伴奏扭来扭去,大家会用三河土话唱着三河民间的秧歌调,十分优美,而唱词的内容有的是即兴作词,有时候是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叙事性的唱词。”
每年过年期间,胡老组织的表演队伍会在三河古镇上走街串巷的表演,百姓为了增加节庆气氛,争相用花炮接花船到自家门口演出,以聚人气、福气和财气,还会给表演者送上红包。
“架桨滩”上的故事流传至今
胡老说,“闹花船”在三河周边的民间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而谈到来源,据他考证还和发生在三河那场著名的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有关联。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三河原是巢湖中的一块浮出水面的高地,古称鹊渚(渚,洲中小块陆地之意),是鸟雀栖息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渚上泥沙逐渐淤积,湖水下落,古鹊渚与湖岸相连成陆地,改称为“鹊岸”。鹊岸地处吴头楚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元前537年,楚灵王伐吴,当时,两国水兵激战在三河丰乐河和杭埠河交叉口的大河心,不知什么原因,巢湖水位突然下落,三河的河水猛流入湖,两国战船的船桨全部失灵,所有战船都停在河心的沙滩上,两军由水战变为陆战。楚军因长途劳累而败退巢湖东岸,吴军获胜后进守巢湖西岸。两军交战的河沙滩就是今天三河古镇的“架桨滩”,传说三国时曹操的水军也因同样的原因在此处“架过桨”。
这一役后,架桨滩上留下了很多搁浅的战船,当时周边的年轻人都喜欢到这些战船上玩耍,他们根据当时民间习俗自编了“姑娘出嫁”、“宫女戏船”等节目,后来河滩上涨水了,战船被吴军拖到巢湖里去了。可三河的人们仍怀念战船上的游戏,于是,每逢节日,他们就用竹、木、芦柴扎制成各种战船,在河岸上玩耍这些有趣的游戏,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闹花船”。
对于全国很多地方的旱船表演,胡老则认为,大多是从三河流传过去的,“闹花船起源于三河,在周边的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流行于全国各地,向北流传到合肥、蚌埠、徐州等地,向东流传到巢县、含山和江苏一带,向南流传到庐江、铜陵和浙江等地区,向西流传到舒城、金寨和河南等地。”
不可忘却的民俗,望手艺有人继承
三河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除了闹花船,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三河的民俗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古镇受吴、楚文化影响极深,明清时期,随着古镇商业的繁荣,又受到了徽文化的冲击,三种文化在此激烈冲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三河地域文化。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俗文化少人问津。比如闹花船,在三河镇很多老人小时候都闹过花船,接待我的三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左勇的父亲小时候就闹过花船,还扮演过角色。但是现在三河镇闹花船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胡老说,“表演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有时候一条船上老妈子的角色找不到,还让男人反串。”
现在在三河会扎花船的人也不太多了,手艺精湛的更是少之又少,胡老表演队里的花船都是他自己扎的,也是镇里手艺最好的,“一个花船最轻的就十几斤,花船全是靠中间的演员背着,太重了可玩不好。而且有的花船扎好了不漂亮,或者歪了,都会影响表演。” 对于胡老来说,除了研究搜集三河民间的民俗文化,他更希望自己的手艺有人继承,也希望三河的这些民间艺术不至于有失传的一天。
晨报记者 索苏静 (图片由三河镇政府提供)
闹花船是三河民俗表演的重点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