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售出300万斤滞销红薯
■《400万斤红薯滞 晨报讯 日前,滁州市琅琊区秋桐村400万斤红薯的销售成了难题。往年吃香时小贩到地头收购,可今年眼看冬季雨雪就要来了,丰收的红薯却还待在地里没人挖。在江淮晨报等媒体的呼吁下,不少爱心人士前往购买,短短3日便售出300万斤。农户们也全部挖完红薯种上了小麦。当地政府也表示将吸取教训,就此拓宽营销思路,打破往年各干各的“小农方式”,在来年成立合作社,接受订单式种植,抱团取暖。
爱心企业个人纷纷伸援手
张先生在合肥有多家西餐店,在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本报称要“先购买10万斤用一下”。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西餐店对红薯要求比较高,因此他前往实地考察后发现还不错,“先用着吧,看看顾客的意见,如果好的话,不排除以后把这里当做对接种植地”。
在肥开着一家粉丝加工厂的老板刘先生也联系上本报,称要“大批量收购这里的红薯”。刘先生说,因为粉丝主要的原料就是红薯,因此如果红薯质量过关的话,他还是有能力分批吃进这些红薯。随后,记者牵线让双方接洽后,刘先生前往秋桐村进行了两天的考察。“实在是没有办法,这里种的都是黄心红薯,含糖量高,但是淀粉含量低,不能用来做粉丝。”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在看到本报的报道后,纷纷致电寻求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能买一点就买一点,反正杂粮嘛,吃了也健康。”市民刘明说,他和朋友们正好开车路过,就一人买了100斤,塞得后备箱满满的。在滁州当地,也有爱心协会在周末组织一些当地农民,拉上多车红薯在闹市区贩卖,20斤一袋的10元,40斤一袋的20元。
11月24日,记者从琅琊区秋桐村获悉,经过江淮晨报等媒体的呼吁,短短3天过后,原先滞销的400万斤红薯目前只剩下不到100万斤,“剩下的红薯已经被农户全部挖起拉回了家,地里也种上了小麦。”
拓宽种植思路对抗市场风险
“我们几十年都是这样种红薯的,没想到今年就卖不动了。”秋桐村村书记金大安说,红薯的质量一如既往,但是却没有人家卖得好(指山东省有成熟营销策划的红薯基地)。因此,当地也吸取了教训,准备“动一动种红薯的模式了”,不然明年又要吃亏。
据西涧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求助销售过程中,政府、农户和不少爱心企业充分接洽,已经有不少企业“下了订单”。此外,还有当地一些农超,提出建议让种植红薯的农户也种植一些蔬菜,“多元化种植,这个卖不掉,那个或许好卖。”
因此,当地镇政府采纳各方意见后,已经着手准备组织人手,在当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将农户们吸纳进来,抱团取暖,一改以往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由合作社采集信息供应给农户,并且在技术和营销上进行指导。“不能老是靠爱心人士帮忙,而是要把所有农户集中起来,一起对抗市场的风险。”
晨报记者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