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71万学生有乘坐需求 新标准校车不到两成

16.09.2014  10:00

  全面淘汰老旧校车,安徽省曾立下的“三年过渡期”眼看着就要迈过两年之槛,“杂牌校车”的更换进展如何?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回复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建议中透露,全省现有符合新标准并获得校车许可专用车辆占校车总数的16.3%,仍有71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乘坐校车需求,缺口达2.4万辆。

   达新标的校车仅不到两成

  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童配备标准的“长鼻子”校车,上下学乘车安全多份“保障锁”。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将社会关注已久的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同年12月,由安徽省教育厅牵头、19个厅局单位组成的“安徽省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正式敲定省内校车更换的“过渡期”为3年。

  如今,眼看着过渡期即将迈过两年之槛,但我省“杂牌校车”的更换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目前,全省经核准的专门接送学生、幼儿车辆有10000多辆,较2010年增加了3000多辆,其中符合新标准并获得校车许可专用车辆约占16.3%。”老旧校车不达新标,换新车还要经购买、验审、上牌等一系列程序,为避免孩子们无车可乘,接送车辆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根据安徽省教育厅的统计,尽管近年“过核准关”的接送车辆有所增加,但目前,我省符合新标准且获得校车许可“上路”的校车数量还不到总数的两成。

   71万学生有需求 缺口达2.4万辆

  “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有71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乘坐校车需求。”校车刚性需求大及养护资金缺口,无疑是横在校车更换面前的一道坎。

  校车购买、养护,应该由谁来“埋单”?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此前我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费用的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家庭缴费分担、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让有需求的学生有校车可乘。“我省一些县(区)试行通过公司化运营、学生缴费乘车方式、政府财政每年至少要给予500万元左右的补贴。很多地方迟迟没有启动这项工作或进展缓慢,政府没有财力长效支撑保障是最大的障碍。”省教育厅在回复中表示。

  天长“校车模式”有望全省推广

  实际上,此前滁州天长、肥西县已经各自探索出“多元化”的校车服务模式。而今后,这样的“校车模式”还有望在全省逐步推广。

  比如,滁州天长购买的“长鼻子校车”,就是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教育、交通和公安等部门联合监管的运作模式,由公司一次性投资,运营费用实行分担原则,学生家长负担一部分,市、镇财政补贴一部分,企业微利运营一部分。2013年,肥西县将校车运营纳入十大民生工程的范畴,通过政府花钱购买校车服务,招标选定企业进行校车运营,首批3个偏远乡镇就投入30辆校车用于接送农村学生上下学。

  省教育厅表示,我省将逐步推广滁州市“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财政补贴、微利运营、相关部门联合监管”的校车服务模式;与此同时,推广铜陵、黄山等地“发挥城乡公交作用,定时、定点专线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公交运营模式,保障需集中接送的农村幼儿乘坐安全车辆上下学。

  此外,我省还将研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相关条款进行细化,提高办法可行性、操作性。比如,积极协调争取燃油补贴等政策,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费用的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家庭缴费分担、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对提供学生公共交通安全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积极支持。

   -链接

  8条对策直指“校车需求”

  1合理布局学校幼儿园,保障学生、幼儿就近入学、入园,避免或减少使用接送车辆接送。

  2逐步推广滁州市“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财政补贴、微利运营、相关部门联合监管”的校车服务模式。

  3研究出台我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细化相关条款,提高办法可行性、操作性。

  4严把校车技术条件、校车驾驶员、校车安全员等准入关。

  5积极协调争取燃油补贴等政策,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费用的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投入机制。

  6城市公交企业在新增、调整公交线路时,充分考虑沿线学生出行需求,合理设置站点。

  7多部门联动对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加强保障和监管责任。

  8通过课堂教学及知识竞赛、图片展览警示、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及其家长不乘坐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等有安全隐患车辆,强化文明出行、安全出行意识。晨报记者刘梅梅

  购买、养护校车要多少钱?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要保障71万学生有校车可乘坐,

  以平均30座中巴、每辆25万元算,

  至少需要2.4万辆车,

  先期购买即需投入

  25万×2.4万=60亿元;

  每辆车的人员及养护费用每年约10万元左右,

  仅仅是这笔“开销”,每年约需要10万×2.4万=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