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一起听听老党员的故事
姓名:张官福年龄:66岁党龄:36年
环卫工搞呱呱乐陪空巢老人唠嗑
在滨湖世纪社区观湖网格,一提起张官福,无论是网格工作人员还是居民,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张官福是一名退休环卫工,这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热心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欢迎。
退休后,因为从事环卫工作的职业习惯,张官福只要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都会上前制止。“不要乱倒垃圾,前边就是垃圾桶”,“不要往树丛扔垃圾,掏出来很困难的”,劝说时免不了遭受冷眼,老张却不在乎,他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听劝的,只要听劝就会有效果。 2014年,他所居住的小区滨湖世纪社区观湖网格成立“文明劝导队”,老张得知后主动要求参加,成为第一批劝导员之一。
去年,观湖网格成立“睦邻爱心社”,张官福由于平日积极热心参与志愿服务,被推选为睦邻爱心社副社长。他们针对社区高龄和空巢老人成立了老人“呱呱乐”小组,6个小组分别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健谈热心的张官福成了“呱呱乐”小组主力军。“我们固定的服务对象有19户,大多是高龄居民、空巢居民,我们陪他们聊天,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而且我们电话24小时开放,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因为老张为人热情,总是出于公心为大家服务,2015年他被推选为社区居民代表,2016年3月他被评选为“2015年度包河区优秀志愿者”。即使已经退休,他仍然一直发挥着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丁勤武鹏)
姓名:唐世朴年龄:95岁党龄:约30年
退休后申请入党拾破烂捐钱助人
破旧凌乱的一间屋,墙壁和门上快被贴满的字画,看见唐世朴老人时,他正坐在床边、手写学习党章的心得。
95岁高龄的唐老而今已几乎丧失了听力,交流只能靠书写。家住庐阳工业区(林店街道)荣凤苑小区的他,事迹几乎传遍了整个辖区。“他从2010年来到我们小区,就拖着病腿在社区里捡破烂、每个月的两三百元收入都捐给了社区困难人士。”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唐世朴是宿州萧县黄口职业中学的语文老师,退休后还被返聘到黄口一中。在校期间,他的热心肠就为人称赞;记者注意到,唐老贴在墙壁上的“大事记”中写了段“八大员”的故事,义务保管员、图书管理员、收发员、开关总控、法制宣传……都是他一人扛。“在他60多岁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好,自己几番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退休后的唐世朴就投身普法宣传,一开始,把法律常识写在纸上、贴到墙上;后来改用废旧纸箱做成纸板,把抄写的材料张贴在上面,变成了流动板报;因为普法宣传贡献颇多,唐老还荣获了中宣部、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模范个人”。2009年在砀山进行普法的路上摔坏了股骨头,2010年被儿子接来合肥治疗居住。
去年,老人家自创了百米长卷,以水粉画的形式展现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廉政文化等二十多个小故事。“老人家测算说,普法的里程至少两万多公里、受教育的人次多达400多万。”(张沛赵明杨晓琴)
姓名:王正明年龄:93岁党龄:61年
她大字不识一个却调解纠纷无数
在合肥经开区习友居委会,有一个93周岁的老党员王正明。她的党龄已经有61年了,曾任农会妇女主任、乡妇女委员。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工作期间却调解了无数的家庭纠纷。现在,老人依然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还跟上时代学会了用手机。
记者见到王正明时,满头银发的她穿着碎花衬衫和藏青坎肩,还别着白玉兰花,清清爽爽。老人家身体和精神很好,就是耳朵有些聋了。现在,她和女儿生活在一起。据她的儿子胡先发介绍,王正明出生在1923年7月出生,1952年开始做妇女委员的工作,1955年4月入的党。当时,她所在的地方当时叫连化乡,属于肥西县,现在并到烟墩乡了。她工作了近30年,基本都在做妇女工作,特别擅长家庭调解。胡先发回忆,小时候,妈妈常常背着他牵着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乡窜户。有一次,一户人家闹离婚,“那时候都是男同志说了算,女同志想离婚,男方还不同意并且有家庭暴力行为。”王正明天天上门,劝了女方又跟男方讲政策,新社会跟旧社会不一样,男人也要尊重女人。
王正明还拿自己举例,同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现在女人也能抛头露面有工作了。最后,这家人和好如初。王正明会调解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还因此获得过县里的模范表彰。胡先发说,妈妈身上最大的特点是心态开放、善于学习。她生养了6个孩子,孙子外孙们也都喜欢和她聊天。家里夫妻之间有矛盾,王正明也很会调解,基本原则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汪日贵王业翠沈彩云)
姓名:王增树年龄:88岁党龄:59年
十几岁时打鬼子现做义务摄影师
88岁的王增树,党龄59年,战斗经历丰富、勋章满满。 6月29日,记者在其位于合肥铝厂生活区的家中见到老人时,王老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央视播出的抗战片。“现在除了看国内外大事的新闻,就是看抗战影视剧,遥控器我们都抢不过来。”王老的女儿摇头说,“没办法,满满的都是情节。”
王增树八九岁就进了儿童团,“日军占领了我们老家河北大城县,当时就想着打日本鬼子。”14岁成为民兵、16岁入八路军。与日军周旋战斗的日子,成为王老最难忘的经历,挖地道、埋炸弹、炸碉堡可谓“拿手绝活”。“1944年快入冬时,我在晋察冀边区,日本军要进村扫荡;提前侦察到后,就派一个团在日军必经的小山沟里做埋伏、一个营做预备队。”王增树回忆,包括自己在内,在地上纹丝不动爬了五个多小时。终于,100多人的日军接近埋伏圈,”两个班走在前面做“诱饵”、“两边放枪,我军在山头上都没有行动;等到后面的大部队进入埋伏全圈时,我们一举将其全歼。
抗战胜利后,王增树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师17团10连,主战场也转移到了山西,王增树回忆,当时他们驻扎在交城县,交城和文水两县都被国民党占领,“当时一个文水县过来的干部还说了在他们县城活跃的党员刘胡兰。”
1947年,经指导员介绍,王增树入了党。也就是在那一年,王增树成为一名警卫员、离开了作战部队,随后参与土地改革。“师部后来统一划转为空军,我服役在空军汽车队,每天凌晨4点出门到机场、后来得到关节炎;1958年转业南下到了合肥。”在合肥铝厂担任党委第一副书记、第一副厂长,王增树主抓生产和基建,年产量达2000多吨。退休后,爱上了摄影,记录了铝厂生活区的点滴、且免费为邻里拍照。(张沛赵明谭炎哲)
姓名:张宏志年龄:76岁党龄:56年
七旬老兵守一线定期主持上党课
6月29日下午,省城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举行的纪念建党95周年社区文化节上,76岁的张宏志格外兴奋,被邀请出席的他现任省水泥制品厂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室主任,“我入党56年,现在虽是退休年纪,但仍旧坚守在一线。”
1961年,在南京军区60军179师服役的张宏志,在连队指导员的介绍下入党,“心怀信仰,要为人民谋利益。”1966年,张宏志前往越南、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参与越战,“在越两年多的时间,共产党员就是时刻准备着、永远冲在最前方。经常连续几天几夜没法睡觉,印象中最激动的一战是1967年5月8日,美军多架飞机轮番轰炸,我们部署了高中低的火力,打下来一架F105战机,那真叫一个激动。”
张宏志还经常被派做谈判代表,“打下的美军飞机、俘虏的美军士兵,越南军队找我们要,营长就派我去谈判,俘虏我们是坚决要带回国的。”当谈判代表的原因也很简单,张宏志口才好、在越待了不到一年就可以流利的用越南语对话,“对着越语书自学、然后多和翻译官交流。”张宏志还将战斗中的点滴和英雄事迹写成文稿,发表在了战地生活、战地红花报上。好学的他虽是初中毕业,但在部队进入了军官学校学习,退伍后还又到合工大读了一年半。
而今,已到退休年龄的他仍旧坚守在一线、担任纪委副书记一职,“去年我还去中央党校学习了一个月,现在就在厂里抓党建党纪、抓作风。”张宏志说,他现在不仅定期上党课,且制定了很多相关措施,“比如上班期间不许喝酒,比如干部及其子女,就要推公平的办法,孩子的事厂里干部不掺和。”(张沛吴年董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