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一线党旗红】“有求必应”换来“一呼百应”

30.06.2018  16:56

  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实施把好脉、领好航、织好网、对好标、办好事、育好人“六个好”工作法,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出差时家里的花草没人浇水,可以拿到居委会看管;老人买菜腿脚不方便,小区志愿者帮忙捎带;逢年过节,居民们一起做月饼、包饺子、煮腊八粥,共同庆贺……

  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拥有13.7万常住人口,80%的居民由市外迁入,20%是回迁农民,是典型的人口导入型移民社区,可是在这个庞大的“大家庭”里,却处处洋溢着温情与友善。挂牌成立不到6年,这一街道级大社区已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中国社会创新奖等14项国家级荣誉。

   织好网,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每月第二个星期五的晚上,徽杰苑20号楼张明珠的家里会准时迎来一批楼栋党员,前来参加党小组会议。张明珠是楼栋党小组组长,她家便是这一楼栋党小组的阵地。

  自2014年起,这个党小组认领了党支部的“衣旧传情”公益项目,大家共收集、整理、邮寄居民捐献的爱心衣物万余件,爱心惠及安徽颍上县黄坝中学、云南福贡县上棉谷村等地。

  据介绍,在滨湖世纪社区,像这样的楼栋党小组成员达500多人,到社区网格、楼栋报到履职的党员达3685人,参与常态服务党员2300多人,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每个楼栋、家庭。

  包河区区委常委、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告诉记者:“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在楼栋,滨湖世纪社区以楼栋为单位,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在社区营造出‘人际生态’的良好环境,从而打通社区治理的‘末梢微循环’。 ”

  滨湖世纪社区6平方公里涵盖九大商业中心、38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合肥市体量最大农贸市场,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很多,仅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治理远远不够。为此,滨湖世纪社区成立“社区小联合国”,以“共治理事会”为枢纽,连接辖区社会力量,共吸纳89家会员共商社区各类事务,并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700余场。今年以来,共治理事会募集资金260万元,实施了63个公益项目,先后解决了小区广场休闲座椅、街头公园生态公厕设置等群众关切的“烦心事”,有效推动了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

   对好标,共建社区迈入“互联网+”

  “打开微信公众号‘世纪早茶’,就能知道我们社区里所有的大事小事新鲜事!这一平台搭建起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互动的桥梁,让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实现‘零时差’。”滨湖世纪社区居民刘晓光告诉记者。

  为了大力推进“互联网+社区治理”,2015年7月,滨湖世纪社区推出微信公众号“世纪早茶”,整合了辖区微信群、QQ群53个,推行“网上听民意,网下分头办”,由“众声喧哗”变“网上有家”。

  “滨湖世纪社区是一个以青壮年为主的社区,老龄化率仅4.9%,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高、收入水平高,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这一阵地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运用新技术,给党建标准化插上‘翅膀’,引领社区治理的标准化,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模糊粗放到精细精准、社会治理由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为民服务由碎片低效到系统优质的转变。”束红英说。以去年组织开展的“我眼中的文明社区”随手拍活动为例,一个月内1257名社区居民参加了活动,优秀作品在微信、微博、客户端上展播票选,累计13589人次参与投票,活动页面访问量达35697人。

   做好事,唱响你帮我帮“合唱曲”

  现在城市中养犬的人越来越多,成为社区管理的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的振杰居委会在去年申报微公益项目“萌宠俱乐部”,并设计孵化培育一支社区社会组织——文明养犬协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这一小区养犬人和非养犬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有效解决。

  “萌宠俱乐部”项目只是滨湖世纪社区孵化的众多公益创投项目之一。为了把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从2016年起,滨湖世纪社区搭建了微公益创投平台,每年2次面向辖区内的各类组织公开征集公益服务项目,通过搭建路演平台,让驻地单位、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参与项目竞拍,为公益项目的开展众筹资金。

  “培育社会组织,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管理诸多难解的问题,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的有益尝试,让服务供给更精准更受欢迎。 ”束红英认为。

  滨湖世纪社区拿出1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设立了社区公益坊,并创办社区治理学院,建立起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社区自治为落脚点的“五社联动”新机制,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型社区治理开辟了快车道。

  自公益坊设立以来,滨湖世纪社区引进、培育社会组织102个,投入公益资金280万元,实施社会服务项目227个,受益居民达9万多人次。“滨湖帮客”已成为全国先进的志愿服务品牌。

  “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在‘有求必应’中尽心搞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在党组织需要的时候‘一呼百应’。 ”束红英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