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惦念”诠释了人性美
根据规定,我的工资就由赵树湘和于尔哲夫妻俩直接发给我,当时别的家庭发工资是每个月12元,但是这对夫妻每个月却要给我发36元,我就说人家发12元工资,为啥要给我那么多,赵树湘夫妻俩就说他们家的孩子多,应该给多点,我还是不愿意要……(详见本报今日10版)
胡传珍女士当年其实是受赵树湘、于尔哲夫妇“雇佣”的,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这个词可以解释的。本报记者提供了诸多感人细节,使笔者更倾向于将他们视为一个“大家庭”,而这种“大家庭”在那个年代,也许很多。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雇佣”关系来理解它,因为它内里的市场经济因素很淡,淡到只剩下纯朴与真诚。
所以,64年过去了,胡传珍女士还是惦念在心,盼望在86岁的时候,再见见赵树湘、于尔哲一家人。这不过就是亲人之间的怀念而已。原本几个陌生人,在数年的“雇佣”生活中,建立这份情感,在当年的社会环境里,并不稀罕,而今天将其呈现于新闻,无非是“对比”引起的。
这一对比,使笔者生出些感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却退步了。基于纯朴与真诚的各种人际关系,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应该体现人性美,而不仅仅表现在隶属关系、经济关系等等外部因素。如果做到这一点,个人的尊严就有了保障。因为我们在谋生的同时,也谋得了爱与被爱。而爱与被爱,消弭了人际关系中所谓的“阶级性”。
从表面上看,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际关系的“震撼力”、“重构力”是极大的,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如果我们都怀着胡传珍、赵树湘、于尔哲这几位老人的心,任外部环境如何发展变化,都不会影响我们做人的热情。这颗心就是纯朴与真诚,没有其他说道。有这些东西垫底,生活的美好将体现于一切层面,人的“身份”将被淡化,他们的关系也将牢固地表现为相濡以沫,是互助的、互惠的,同时也是平等的。
康有为曾经写过一本《大同书》,类似这样的人间理想,很多先哲都提出过。为实现它,先哲们也提出很多技术性建议,同时也附带了对人性道德的要求。事实证明这些技术性建议是落空了,在笔者看来,就是因为后者跟不上。因为技术是人的技术,是人在决定是否运用它,也是人决定了如何运用它。而后者,决定了人。
话题又回到人性道德层面。它的性质之重要,似乎超越人类的一切聪明才智。没有它温暖光芒的照耀,聪明才智算什么?至多只能算一个“中性”的东西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怀旧意识、回归意识,而这些意识无非是向往过去的纯真岁月。今天,胡传珍、赵树湘、于尔哲三位老人的故事,就带我们“回归”了一次。在此,笔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谢意,撰写这篇评论,希望将自己有限的聪明才智,安置在一个超越“中性”的地方,为自己,也为看到这篇新闻的读者,提供一个关于人性、人际关系的欣赏角度,并希望就这个角度,讨论有关“回归”的问题。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